-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浅析
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浅析
[摘 要] 在社会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都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冲击和侵蚀,没有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认同的国家仅凭借经济的崛起很难具有持久竞争力,我国迫切需要被民众所普遍认同的文化价值体系,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本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本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胡锦涛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高校在民族文化的传承、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民族文化的过往、现实和发展趋向有着较为明晰的体悟和感知。
1、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活跃,具有较高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他们担负着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群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当代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传统与现代
中华民族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当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几乎窒息,急剧的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使多种社会思潮涌动、多元价值观和多种信仰并存,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人抛弃、颠覆传统的例子数不胜数,传统文化日益式微。“对多层面的文化资源与现代人多重广博的文化空间需求缺乏文化自觉。”①民族文化的本体地位遭到冲击和动摇,传统文化价值正在逐步解构和流失。
(2)东方与西方
鸦片战争之后,“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很快动摇,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中国大肆宣扬和传播。当前中国处于急剧社会转型期,西方文化迅速渗透到我国的各个层面,另外由于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的长期积弱,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自信,从而造成对西方文化的盲从。国内外分裂势力利用民族文化大做文章,企图割裂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歪曲、篡改历史,煽动民族极端主义造成民族矛盾和冲突,破坏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3)主流与非主流
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受到倡导的、起着主要影响的文化。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但在经济因素的不断刺激下,各文化领域不断市场化,恶搞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游戏文化等纷纷涌出,各种媚俗搞笑的连续剧,吐字不清的流行歌,绯闻明星成偶像等文化乱象侵蚀着青少年的灵魂。
2、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意义
“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②毛泽东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文化是民族发展传承血脉,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势在必行并且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当它深入到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之中,内化到社会成员心中,实现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个人的价值认同的统一,才能在社会中确立其核心地位,发挥其主导功能。”③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利用自身文明的成就创造新的价值观,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完善,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建立具有规范和指导的作用。
第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增强各族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使民族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以确保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力量。”⑤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多次分裂,却剪不断中华文化这一凝聚炎黄子孙的真正纽带。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祖国政治稳定,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有利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我国目前的文化状况比较复杂,部分社会成员的价值信念、民族心理和文化素质的嬗变,导致原有社会的思想体系及控制机制的弱化,从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能保证文化发展的先进性、健康性,以使我们的文化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旗帜和号角,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实施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基本路径
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转型期,中华文化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必须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形成更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文化认同,从而推进中国和平崛起这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吉林]2024年吉林大学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笔试上岸试题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 23年秋七年级劳动技术 教案第一单元- 传统工艺制作雕刻橡皮印章 教学设计.docx VIP
-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建工].doc
- 2022年质量控制计划与记录(机动车检测).docx
- NB∕T 10341.4-2023 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 第4部分:液压启闭机设计规范(2-1).pdf
- History-of-the-USA.ppt
- 弧形钢桁架结构拼装施工方案.docx
- SolidWorks-全套培训教程PPT.ppt
- 新能源分公司工程建设考核管理制度.doc
- 5.17 天然气水合物.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