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生活2012.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健康与生活2012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生活 * 新世纪十几年,世界最关注的第一大新闻:   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崛起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 社会发展 * 困扰中国人最大问题已经不是温饱问题,而是心理健康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是新中国发展最快,财富增长最多,也是中国社会阶层快速分化,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期。   心理问题是现代病、财富病。         社会心理 *    社会心理是社会现状的信号灯,是一种裂变性的力量。     大物质〓小人文     大城市〓小市民     大社会〓小心理    目前是社会心理问题严重的历史时期,普遍存在“焦郁碌” 和“压力山大”现象。 * 人们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  中国人是最着急的地球人。  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不耐烦?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 变得急不可耐,焦躁不安,好象慢了就立即会被社会抛弃。 心理状态 * 第一节 心理学的学与问 一、心理健康运动的兴起 二、科学的健康观念 * 一、心理健康运动的兴起 近代心理卫生运动是本世纪初美国人比尔斯倡导的。 他将自己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与感悟写成《自觉的心》(A Mind That Fond Itself),于1908年3月出版。 1908年5月由比尔斯发起,成立了 “康涅狄格洲心理卫生协会”。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 二、科学的健康观念 1.194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 并提出了健康的十条标准: * 二、科学的健康观念 2.1989年世界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 躯体健康:不易得病,得病可治愈。 心理健康:内心平衡,情绪稳定。 道德健康:社会担当,是非观明确。 社会适应良好:适应环境,人缘好。 * 二、科学的健康观念 3.世界组织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的八大标准: “五快”:食得快、睡得快、便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三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王登峰) * 第二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 求知欲望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4.人际关系和谐 5.能动地适应环境 6.保持人格完整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 1.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实践活动的能力。思维是智力开发的支柱和核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学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智力异常,常导致其他心理功能出现异常。 * 智商 名称 占人口总数 的﹪ 130以上 智力超常 1 110-129 智力偏高 19 90-109 智力中等 60 70-89 智力偏低 19 70以下 智力低常 1 * 2.情绪协调,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良好、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平衡的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协调,大起大落、喜怒无常是情绪不佳的表现。 * 3.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类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个体重要的精神支柱。健康的意志品质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 * 4.人际关系和谐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二是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全的人格;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 ,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 还须注意 如一个人严重的、毫无理由地与亲友或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交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 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十分热情的倾谈并表现得十分兴奋,也可能处于一种躁狂的状态。 * 5.能动地适应环境 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就必须适应环境。人不仅能适应环境,而且还可以通过实践和认识去改造环境。 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的适应下来,以保持平衡,这就是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