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授益行政行为的法经济学阐释
授益行政行为的法经济学阐释
摘 要:随着构建服务型社会的深入,授益性行政行为在行政行为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不仅数量迅速增多,种类也日渐丰富。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授益行政行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授益行政行为作为资源调配的方式,符合行政主体和相对人双赢的要求。
关键词:授益行政行为;法经济学;展望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004-02
一、问题的提出
“凡对相对人产生设定或确认权利或法律上重大利益的行政处分,皆属授益处分。” 据此,在给付行政逐渐成为政府主要职能的今天,授益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具有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所作的,能够给行政相对人带来直接利益的所有行政行为。
著名的行政法学泰斗罗豪才认为,公域之治为什么需要行政法?一个高度浓缩的答案是“政府是必要的恶”。经济学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一切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在个体成员的行为被排除在外之后,就不会有社会团体的存在和真实性。只有个人自己能够判断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一个集体或社会从来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行为,社会仅仅是无数个个人的集合,它本身不存在任何独立于个人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由此得出那么政府也是由个人组成,政府的利益实质是政府背后的个人利益的外部表现,归根结底政府利益是代表政府的多个个人利益的集合。那么在个人和政府之间始终是有种不可化解的矛盾存在着。假定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一定的,那么分享给社会某些特定个体的利益多,那么政府的利益就会少。而这显然不是政府所希望看到的。从政府的角度讲,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地希望有更多负担行政的规定,那么为什么授益行政还会存在,并且现在还大力倡导建设福利社会或者给付行政呢?
二、授益行政行为存在的法经济学原理
波斯纳认为,所有的法律(包括立法、执法、司法、诉讼等)和全部法律制度(私法制度、公法制度、审判制度等)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 授益行政行为存在的经济学原理必须从政府权力的获得说起。根据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人是理性的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能对个人行为的收益成本进行精确的比较分析,他们是在既定法律和制度约束下的自立的、理性的和效用最大化的追逐者。政府权力的获得实质是社会个体与政府之间的一种交易或者合作行为。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社会个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难免造成其他个体所获利益的减少,此时有限资源该如何分配呢?为避免竞争和矛盾造成两败俱伤,政府作为有限社会资源的分配者为其存在和进行行政管理找到了合理的理由。个体决定把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府,期望政府能够作为公正的代言,给自己争取最大的权利,同时政府也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政治利益,从而达到两方的双赢。那么社会个体怎样才能放心地信赖政府呢?这就需要政府有所表现以体现其交易的诚意,这就是行政法存在的缘由——限制和约束政府的行政行为。
波斯纳在《法律与社会规范》中提出了“信号传递—合作模型”。对政府授意行政的分析亦可运用此模型。在这场合作的过程中,社会个体和政府都有自己的考虑:若社会个体交出自己的一部分权利给政府,政府保证自己权利得到一定限度的保障;若不让渡权利给政府,则个体利益在争取有限社会资源的竞争中可能面临一无所获的风险,因此权衡利弊个体以期通过牺牲自己的一部分权利来争取更大的利益或者争取最小的损失。而政府作为在政治权力争夺中的胜利者,它也希望通过这场与社会个体的合作获得更多的政治支持,以稳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如果政府成立之后,只是鼠目寸光的看到眼前利益,成为“信号传递—合作模型”中的“坏人”,肆无忌惮地挥霍和随意运用社会个体赋予的权力,不但不给社会个体带来利益反而苛捐杂税等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这样的政府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它必然因为失去人民的信赖而失去统治地位,这样昙花一现的政府决策是不明智的。政府的存在具有持续性,而个体的存在具有阶段性,因此一个寻求长远利益的政府会选择做“信号传递—合作模型”中的“好人”。在社会个体把一部分权利转交给政府之后,政府为了获得社会个体的信任必须有所作为。
政府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实质就是社会个体利益和政府利益博弈的过程。按照行政行为是否给相对人带来利益,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授益行政行为和损益行政行为。初期的政府多采用损益行政的方式,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使个体承担消极责任来限制和约束个体的行为。这样的管理的确获得了暂时社会管理的有序,但是政府这样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政府一味对社会个体实施负担行政,难免会引起社会个体的不满,这违背了当初社会个体让渡部分权利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初衷,当不满的人数够多,反对的情绪够强烈就很容易引起对政府的反对,政权的不稳定也违背了政府的合作意图,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