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我的历史观之中国朝代更替原因
浅谈我的历史观之—中国的朝代更替原因
----10财政学 侯添耀
中国的封建社会起自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终于19世纪中期的鸦片战争,历经两千多年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的分分合合,循环更替,一朝传一代,一脉相承,走过了这两千多年。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政治角度来看,始终逃脱不了国破家亡的兴衰循环历程:由衰到盛,然后衰落,最后灭亡;再盛、再衰,再亡,周尔复始,循环往复,谁都看的非常清楚明白,却始终没有一个王朝能够跳出这个圈子,能够长治久安。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封建王朝的兴衰循环史,王朝兴衰,循环往复两千年。那么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中断了一个个封建帝王的千秋功业,而不能长治久安、延续子孙万代呢?
个人认为,有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原因。
政治原因:最根本的政治原因是封建王朝的专制主义制度。专制主义制度中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帝位的终身制和世袭制;专制主义就是指导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而中央集权就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言,使全国的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服从中央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专制制度的特点是下级绝对服从上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中央绝对听命于皇帝,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虽然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巩固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组织大型工程,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但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往往带来统治的腐朽黑暗,给人民带来了苦难,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它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之一。
而具体到对于每一个王朝而言,专制制度的确能对王朝起到维护的作用,尤其在每个王朝初期建立的阶段,对王朝的休养生息和发展是大为有利的。但是,专制制度的权利高度集中、缺乏民主使得每个王朝都会出现:(1)皇帝或昏庸无能,或刚愎自用,或只知贪图享乐;(2)官僚组织机构的扩张、导致臃肿重叠,官员无能,欺压黎民百姓,腐败问题严重;(3)赋税制度一次又一次从建国初期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到后来的转向诛求无度。(4)统治者的消费扩张天性:在王朝建立初期,政权需要巩固,个人权利需要加强,统治者大多会抑制自己的欲望,勤俭节约。如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明朝的朱元璋等。但是,一旦政权得到巩固,社会安定,个人权利基础牢固,统治者的消费欲望便没有了其他约束。没有约束的欲望必然导致消费的扩张。历史上的朝代往往到中期以后,统治者的欲望就会突显出来而一发不可收拾。
古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一个王朝压迫得百姓太厉害,整个社会民不聊生,那么,它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经济原因:最根本的经济原因是封建主义社会的土地所有制问题。
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包含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1、国家土地所有制,即国有土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都直接掌握着一部分土地”。各朝各代的皇庄、王田、军屯、民屯等都是国有土地。国家占有大量的土地,一方面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命脉。2、地主土地所有制,即地主拥有土地。地主,是封建社会的富人阶级,出租土地,剥削贫苦农民。地主有钱有势,很容易挤进国家官员队伍中去,是国家官员的候选人阶级。他们往往借助国家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不管是论经济优势,还是论文化,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特权阶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3、农民土地所有制,即个体农民的土地。个体农民拥有的土地虽然不多,但人数最多,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兵役和徭役,“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能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主要基础。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关系。建国之初,由于战争,大量地主逃亡,农民背井离乡,人口减少。大量的无主土地、荒地就成为国有地。国家掌握的大量土地,一部分用以赏赐功臣将领,让他们更加忠于皇帝。另一部分分租给农民耕种,使这些农民成为国家的佃户,向国家交租纳税,既解决了无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可以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又可以补充政府的财政税收,并且这项税收是最稳定、最直接的。 土地国有制的首要原则是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耕种,把农民提高到自耕农的状况以确保农民土地所有制长期大量存在。所以,国有即民有,民有即国有,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不相矛盾,能够和谐统一。国家掌握的土地越多,下层农民的生活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