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用心创先进 致力争优秀
用心创先进 致力争优秀
——新华镇党委书记抓创先争优工作情况汇报
2011年12月1日
新华镇位于富宁县城,地处板仑乡、归朝镇、里达镇、木央镇、花甲乡、洞波乡六乡镇结合部,西北面与广南县接壤,是全县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国道323线、衡昆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的云桂铁路和富宁至田蓬、富宁至花甲公路在镇域内形成了三纵一横的交通格局。全镇辖3个县城社区9个村委会147个村小组和54个居民小组,居住着壮、汉、苗、瑶、彝五种民族共10770户45036人。有党总支13个,党支部110个,其中:农村党支部61个,社区党支部29个,学校党支部16个,镇直属支部4个。共有党员908人。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镇党委认真落实县委提出的“强基固本葆先进、创先争优促发展”活动主题,以加强党的建设为核心,以机关效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以抓好便民服务中心、油茶产业、整村推进、云桂铁路、平安和谐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载体,将创先争优活动置于党政机关、村委会(社区)、企事业单位,充分发挥各党总支、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着力在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实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计划,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固基促发展,实务创先进
新华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用实际行动践行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强组织建阵地,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沿,其执政的好坏,关乎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新华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致力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按照城市社区配套建设的总体要求,采取“四个一点”即上级财政补助一点,县级配套一点,部门整合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整合资金200余万元,对团结社区办公活动场所进行搬迁装修,购买了旭阳花园商务会所作为文华社区办公楼,完善社区功能建设,配齐了办公设备,社区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执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抓示范树典型,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俗话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华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党员干部比干劲、比奉献活动,全镇908名党员无论在急难险阻、还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都能彰显党员本色。例如:2009年9月之2010年5月,由于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在,全镇受灾面积大,受灾程度深,群众生产生活严重受影响的问题多,全镇党员干部身前士卒,积极主动请战参与抗旱,掀起抗大旱、保春耕、保民生热潮。格当村党总支书记王益,不计个人得失,利用自己的车免费为饮水困难的学生、群众送水,被州委州政府评为“抗旱救灾先进个人”;镇水务所所长班应杰,在抗旱救灾工作中,与重度受灾的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群众翻山越岭找水源,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先后建成了人畜饮水工程35件,建成了格当“党员爱心水窖100口”,有效解决了全镇上万名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在甘蔗种植工作中,2010年新到坡地村委会担任大学生“村官”的芦苇同志,为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引导该村群众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他向群众租了上百亩的土地种植甘蔗,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群众种植甘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部分群众积极主动发展甘蔗种植。这些先进典型仅仅是新华镇908民党员中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增强活动的示范效果。
(三)建平台重服务,党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增强。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华镇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服务模式,在为民办实事上创先进争优秀。2010年,新华镇把方便群众办事作为全镇机关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投入20余万元,在镇政府大院建成了186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将财政、国土、计生、民政、农业、卫生、畜牧等10个涉农部门集中统一到服务中心上班,配齐了电脑、桌椅、板凳等办公设备,实现了群众到镇政府办事“进一道门、办多件事”。同时,镇党委通过与县电子政务局联系,在全镇3个社区9个村委会开通了“农事e网通”—便民直通车系统,解决了边远群众办事往返路费高、人难找、事难办等问题,实现了群众“办事不出村”和“事在村里办、证在村里拿、补贴在村里领、困难在村反映、问题在村解决”。自“农事e网通”—便民直通车系统开通应用以来,全镇各村委会和社区共为群众办理独生子女证、生育证、建房申请、农村低保、高领补助等工作近1450余件,为群众节省办事经费15万多元。
二、强基增后劲,争优当楷模
新华镇随地处富宁县城,但是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边远村寨,交通闭塞,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导致群众发展经济难、看病难、出行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