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概括.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的概括

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 知识的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感性概括:一种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而自发实现的。 感性概括与理性概括的区别: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正例:又称肯定例证,指包括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什么是“鱼”? 正例:鲨鱼、鲤鱼、鲢鱼是鱼 说明“卵生,用鳃呼吸”是鱼的本质特征 反例:鲸鱼不是鱼 说明“鳍”是鱼的无关特征 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果实的概念 梨、柿子、芝麻是果实,它们可食; 棉籽、橡树子是果实,但它们不可食。 ⑴把一类或一些事物所共有的特征看做本质特征。 变式的作用在于促进概括,而非取代概括。 因此,在教学中,所选用的变式应使那些显著的但非本质的特征得到变异,以突出隐蔽的本质特征。 同时,对象的变式应与词的提示和分析相结合,最好在提出定义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依据定义所提出的重要的或本质的特征去分析各种客体。 学生找出事物的相同点比较容易,找出事物的差异点比较困难 要真正地获得知识,教师应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觉概括。即通过思维操作活动,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消化”概念,把知识内化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这就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总结原理、规律等,尽量避免死记硬背。教师要启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的最常用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在旁辅导,但不宜代替学生匆匆得出结论。 * * 一、知识直观 二、知识的概括 PPT解说:严婷 PPT制作:郑怡茜 理性概括: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理性 概括 感性 概括 获得 概念 实现 方式 概括 形式 在直观基础上的一种低级水平的概括形式 在思维基础上的一种高级水平的概括形式 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感知而自发实现的 在主体对感性材料自觉地进行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实现的,是通过思维过程完成的 只能获得不充分的日常概念和命题 能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概念和命题 反例: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括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球”这个概念的关键特征:一般是圆形;用于游戏和运动。 一切包含了该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如篮球、足球等就是“球”的肯定例证。 一切不包含概念的共同关键特征的事物就是否定例证,如柚子、西瓜就是球的否定例证。 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正例便于学生概括出共同的规律或特征,反例的适当运用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念和规则本质的认知。 所以一切果实都具有“种子”这一关键属性,而舍弃其“可食性”等无关特征。 惯性 固体有惯性,液体和气体也有惯性,一切物体均有惯性。 在运用变式时,如果变式不充分,学生在对教材进行概括时,常常会发生两类错误,必须注意预防。 ⑵在概括中人为地增加或减少事物的本质特征,不合理地缩小或扩大概念。 例:在动物分类中,由于蝙蝠和鸟一样具有翅膀,便把它列入鸟类。 例:直线是处于垂直或水平位置的线,处于倾斜位置的线不是直线。 比较 同类比较:关于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 异类比较:不同类但相似、相关的事物之间的比较。 例:对各地平原地带的图片和地图进行比较,概括出“地势平坦”是平原地带的关键特征。 例:对“质量”与“重量”、“压力”与“压强”等概念的比较。 通过同类比较,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本质与非本质,从而找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 通过异类比较,不仅能使相比较的客体的本质更清楚,而且有利于确切了解彼此间的联系与区别,防止知识间的混淆与割裂,有助于知识的系统化。 戌(xu) 横 戍(shu)点 戊(wu) 中空 刀、刁、刃 徽、微、徵 己 开 已 半 巳 全封 戌、戍、戊 己、已、巳 同类比较时,①要利用书上的有关概念与法则的定义所提供的本质标志,作为比较的标准与参照点,从不同方面进行比较。②将事物的特征同有关的定义相对照。 异类比较时,可按照顺序对比和交错对比两种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