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魏月德一代“茶王”坎坷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月德一代“茶王”坎坷路

魏月德一代“茶王”坎坷路   15岁“投机倒把”      魏月德没读几年书,很早就下地劳动了。当时,他嫌挣工分辛苦,心里盘算着怎样增加收入。他在自家房前屋后,偷偷育起了茶苗,茶苗育出后,他便把苗种偷偷带出安溪,到长泰、南靖、同安等地,跟当地人换些米、面,偶尔还能换一些现金。那一年,魏月德15岁。   除了卖茶苗,魏月德还会时不时地带八九斤茶叶去卖。“那时候很苦的,跟乞丐差不多。舍不得去买吃的,就找人家要点吃剩的来填一下肚子。晚上住不起旅馆,经常到学校的房角凑合凑合,蚊虫叮咬得厉害,根本就睡不好。”魏月德说,最难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随时可能碰到的检查。当时,几乎所有的物品都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政府将这类私人交易的行为称作“投机倒把”。因此,每次出门卖茶、卖茶苗,魏月德都要想尽办法,将这些东西好好伪装,以逃过检查。   确实很辛苦???但当时的魏月德还是很愿意出去闯荡,因为一趟下来能挣上5元多,顶10天的工分了。可好景不长,到了年末,魏月德就被人揭发了。      16岁建议私下分田      魏月德是典型的“不安分子”。偷育茶苗东窗事发并没有让他循规蹈矩,相反,从育苗卖苗中尝到甜头的他,行事也越来越大胆。16岁那年,也就是1979年,魏月德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暗地里向生产队提了一个大胆建议――偷分田。也许是这样的提议说出了大家的心声,也恰好当时的那个队长胆子不小,竟然同意了。这样,生产队里每人得到了一小块地用来自由耕种。   分到田的魏月德,马上又育起了茶苗。到了1980年,政策放开,分田到户。这时候,魏月德又大胆地向生产队建议“偷分茶园”。魏月德的建议,又一次被采纳。加上此前自己偷偷开垦的茶园,那一年魏月德在茶叶上有了约100斤的收成。   那时候,茶叶必须由供销社统一收购,价格相对低廉。为了挣更多的钱,魏月德偷偷地把茶叶弄到漳州、厦门等地去卖。一年下来,魏月德赚了1000多元。“对这个数字,我不会忘掉的。那是我第一次感觉自己挺有钱的。”魏月德说。      初闯汕头成效不错      1984年,魏月德有了自己的茶叶加工厂,这在当时是违反政策的,他连营业执照都办不下来。直到1986年,他的茶叶加工厂才得以注册,这是安溪首家私人创办的茶叶加工厂。当时,魏月德在出售茶叶时就已经用上自己的牌子。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他决定到潮汕一带走走。   1986年,魏月德带上300斤的茶叶到汕头贩卖。此后他在汕头的生意不断扩大,每次发往汕头的茶叶都在1000斤以上,一年下来卖了2万多斤,赚了1万多元。1987年,魏月德的茶叶首次销售给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这是他从事茶叶贸易的一大突破。这一年,魏月德销售给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的茶叶不算多,只有5000多斤,可到了1988年,这一数字猛增了10倍,有5万多斤,魏月德成了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的指定供货商。      再闯汕头连遭厄运      1988年,与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合作成绩让魏月德大喜过望,为此,他在当年年底与对方又签下了大单。然而,1989年春,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取消了向魏月德订购5000斤茶叶的合同。魏月德因此损失惨重,赔了十几万元。与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的生意断了,魏月德不得不又走街串巷叫卖起茶叶。   血本无归的魏月德,背起行囊,携妇将雏,一行4人离开安溪老家。当时,他们只向村里的一位老人借到50元,和他们同行的还有4袋茶叶,大概有120斤。身上钱不够,路费只好用茶抵。到了汕头,魏月德租了一间30平方米大的房子,一家人挤在一起,住了下来。随身带的茶叶换了1000多元,付了房租后,一家人连吃饭都困难。   魏月德又找同乡担保了80斤茶叶,准备到深圳去卖。就在从汕头去往深圳的路上,魏月德遭遇车祸,腿受重伤。带着腿伤,魏月德折回汕头,在家中躺了三四个月。一家人在汕头度过了一段极为艰苦的日子:一日三餐,只能喝粥,有时甚至连油、盐都买不起,更别谈肉了。      衣锦还乡又遇灾祸      1989年农历腊月廿八,一个急着回家过年的老乡往魏月德住处捎放了约2000斤的茶叶,托他销售。1990年春节期间,汕头茶叶供不应求,茶叶价格一路飙升,从6元/斤猛增至15元/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魏月德竟卖出了6000多斤茶叶,赚了5万多元。   魏月德很是高兴,他带着一家老小风风光光地回到村里,把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身上有了钱,魏月德想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修一下,用剩余的钱,把邻居的一栋旧房买下,准备扩大茶叶加工厂。魏月德刚买完房子,第二天一场大雨,山体滑坡了,魏月德原来的房子和新买的房子都没了,他又到了一穷二白的境地。   1990年秋茶上市前,魏月德再一次孤身来到汕头。凭着良好的信誉,他很快就从3家公司获得了1万多斤茶叶的供销合同,并因此获得了10多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