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虞山十八景”,观照江南山水样本
“虞山十八景”,观照江南山水样本
常熟旧有“虞山十八景”,形成于明、清。光绪四年(1878年)花隐山列虞山七十二景,分“虞山大十八景”、“虞山小十八景”、“虞山续十八景”,及“虞山十八古迹”,“虞山十八景”是在“虞山大十八景”基础上产生,具体年代当在光绪中晚期。
水景:拂水晴岩、秦坡瀑布、藕渠渔乐、福港观潮
拂水睛岩
在虞山最高峰锦峰南侧、藏海寺前。岩上有“长寿”、“香花”两桥,呈“丁字形”飞架于涧之上。桥下两崖中豁形成陡直峻峭之深谷。雨后涧水泻成悬瀑,若遇东南风,水自倒卷而起,如万斛珍珠凌空飘洒,即使晴日,行至桥上仍有细雨扑面之感,故称“拂水晴岩”。前人游此多所题咏,以明大画家沈周“绝壁云扶将坠石,豁崖风勒下奔泉”诗句尤为脍炙人口。
秦坡瀑布
在虞山北坡。有涧名“秦坡”,长百余米,呈层楼状,越上越陡,涧内怪石累累。雨后瀑布奔飞,湍流击石,声如风雷。明人倪钜《秦坡》诗咏其声势:“雨后秦坡水,势如天潢注。非风亦非雷,摇动山中树。”涧顶部石门、石城两峰相峙,涧底有春秋吴文化遗址“七星墩”,涧畔有常熟第一名泉“玉蟹泉”涧为虞山最深秀之境。
藕渠渔乐
在城东原藕渠镇(今属虞山镇)。此处水网交织,渔民聚居捕鱼捞虾,设市买卖。渔村岸柳成行,塘面莲、菱铺展,村外昆承湖浩淼水面上,舟帆点点,昔文人赞为“诚渔乐也”。今时过景迁,已不复旧观。
福港观潮
在原福山镇长江边港口距集镇不远处。江边有殿山诸峰,旧历八月十八潮汛来时,白浪排空,奔腾汹涌,拍击山岩,人称“小钱塘”。昔日载舟前往观潮者甚众,后因潮沙田涨,1970年代港口外迁,潮头及观潮盛况已不若当年。晨景:破山清晓、维摩旭日
破山清晓
在北郊2千米虞山北麓兴福寺内。寺建于南朝齐,始名大慈寺,梁大同间改名兴福寺,唐贞观后改称破山寺,成通间复称兴福寺,一直沿用至今。唐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常建游寺后作《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清晓”取其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意。寺内遍布胜迹,有唐幢、米碑亭、四高僧殿、空心潭、空心亭、藏经楼、兴福石、救虎阁、君子泉、白莲池等,石刻碑记甚多,为常熟著名的佛寺及游览胜地。
维摩旭日
维摩寺在虞山中部山巅、石屋涧之上。建于南来隆兴初。寺分前、后两部,前部为庙宇建筑,有殿、堂、轩、阁,以“望海楼”最著,登楼观旭日,北视长江,气象壮观:后部为园林,具林泉水石之胜。清咸丰间毁于战火。1983年至1987年,以寺之遗迹为中心建江南古典式园林维摩山庄。山景:书台积雪、辛峰夕照(一说应为降龙古涧)、剑门奇石
书台积雪
又称书台怀古。在城区虞山东南麓之书台公园内。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著述,留下读书台。台上筑长方形石亭,亭内有萧统像石刻、碑记及大石台,均为明清遗物。周边焦尾泉、仓圣祠、巫咸祠、雅集亭等错落于参天古木之间。在此观山听泉,读书会友,别有情趣。冬日吟眺雪景,尤多雅兴。
辛峰夕照
辛峰亭在虞山东岭仲雍墓及言子墓之上。南宋嘉泰二年建,名“望湖”,嘉定间更名“极目”,明嘉靖间又更名“达观”,万历间定名“辛峰”,一直沿用至今。亭为六角形。两层,东西向设门洞,造型优雅。据入城山岭最高处,为常熟标志性建筑之。在亭可眺西湖(尚湖)、东湖(昆承湖琴湖湾)和南湖(昆承湖没城湾今不存)三湖及山城景色,夕照时分,在虞山城墙回望该亭和山下常熟城及其双塔融汇一体,尤富诗情画意。
剑门奇石
在虞山最高峰锦峰之拂水岩旁。 大片水成岩峭壁石垒中,有高大巨崖,中间裂开,状如刀劈,相传吴王夫差在此试剑,将巨崖一剑劈开,人称“剑门”。裂缝顶端有三怪石相叠,嵌于其中,自上而下,一如舟,一如几,一如斛,将坠末坠,异常惊险,是十八景中最为雄奇之景。剑门有康熙帝御题“烟岚高旷”等石刻群,附近有剑阁、拂水双桥、藏海寺、报国院等胜迹。登石顶可俯视尚湖风光、田园景色,为虞山最佳观景处。
湖景:湖甸烟雨、湖桥串月
湖甸烟雨
湖甸为西门外依虞山、傍西湖(今改尚湖)之大小村落,今虞山镇湖甸村 带。湖滨有农田平野、竹篱茅舍。湖面水气蒸腾,如笼轻烟细雨,在尚湖或虞山遥望湖甸,仿佛水墨画卷。清人言如标有《湖甸雨望》赞其美景:“细雨溟蒙一望间,水村如画榜湖山,烟笼远树浮青意,云拥高峰湿翠。归寺僧穿双屐去,扶犁农著短蓑还。耦耕招隐人何处?泥滑声中鸟语问。”画家钱松岩所画《常熟田》即所指地段。文革中尚湖围垦成田,此景随之消失,后放水恢复尚湖日貌,复现人间。
尚湖烟雨(或称“湖桥串月”)
在尚湖西北口。原有三孔石拱桥一座,名“湖桥”,始建于明代。桥洞成正圆形,月圆时分,当月亮升至一定高度,拱桥与月影相套合,投影湖中,桥下三孔中显现累累如“串月”奇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