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书》中亲属称谓语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书》中亲属称谓语研究

《宋书》中亲属称谓语研究   摘 要: 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宋书》中的亲属称谓语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书中的亲属称谓语进行了穷尽性的考察,并把亲属称谓按父系、母系、夫系、妻系来分析,发现《宋书》的亲属称谓语含量丰富且多样化。它反映了中古汉语单音词向复音词转化过渡时期单音词复音词并存、主用单音词的特点,同时部分亲属称谓语还保留了上古汉语亲属称谓“小辈不分性别”的特点。   关键词: 《宋书》 亲属称谓语 四个系统      亲属称谓语是用来表示具有血缘关系、婚姻关系,或者某种制度、形式,如收养、再婚等方式而形成的亲属关系的称呼或名称。本文把《宋书》亲属称谓语按照“父系”、“母系”、“夫系”、“妻系”四个系统进行统计及分析。此外,需要说明的是:   (1)一般亲属称谓辞书收录的“奶娘、奶母、乳母、乳人(奶妈)、姆?(奶母、奶妈)”类称谓,因为不具备本文所界定的亲属称谓条件,不纳入亲属称谓研究范围;   (2)皇室成员的亲属称谓也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   一、父系亲属称谓   1.远祖辈、高祖辈、曾祖辈和祖辈。               按古代关于宗亲的范围,祖辈的亲属是从高祖开始的。高祖以上的直系祖先则称为远祖、先祖、先人、鼻祖等。《宋书》中关于远祖辈的称谓有“先祖”、“世祖”、“祖考”、“祖”、“祖宗”、“宗”。其次有高祖、曾祖辈的称谓“高祖”、“曾祖”。   值得注意的是祖辈的称谓,关于祖父的称谓,书中就有“祖”、“祖父”、“大父”、“王父”四种,其中“祖”使用了98次,远远高于其他称谓的使用次数。关于祖母的称谓,书中有“祖母”、“王母”、“父之所生”、“庶祖母”四种称呼,其中“庶祖母”的叫法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封建家庭嫡庶有别的等级制度。   2.父辈。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在有些场合往往要父母并称。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古今通用之外,父母古代的合称还有:“高堂”、“严君”、“亲”、“尊亲”、“严亲”、“二亲”、“两亲”、“亲戚”。此外,在文人笔下对父母的代称还有“所生”、“估恃”。《宋书》中见“父母”、“慈亲”、“亲”、“所生”。   关于父亲的称谓,《宋书》中用得最多的是单音节“父”,用了323次。其他的都只有一两次,如“阿父”、“老父”、“老子”。三者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如果说“父”是父亲这个称谓的自由变体和常体的话,那么另三个则是条件变体,如,“阿父”用于他称,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老父”用于自称、谦称,父亲的自称;“老子”是父亲的俗称,是口语化的称呼。   对父亲的弟弟的称呼,《宋书》里单音节词“叔”使用了17次,双音节词“叔父”使用了15次,二者使用的频率没多大差别,可见在那个时候“叔”、“叔父”都成为普遍的称谓,没有此消彼长。   3.己辈(兄弟姐妹及其配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一夫多妻,为了在称谓上区别于母亲的血缘关系,有“同产兄(弟)”、“母兄(弟)”等称谓指称同父同母者,《宋书》在表示同母所生的兄弟时只用了“同产”、“母”等词语,如“同产兄”、“同产弟”、“母弟”。“同产弟”与“母弟”都是表示同母弟弟,可是在《宋书》里,“母弟”用了7次,“同产弟”却只用了两次,可见当时比较普遍的叫法是“母弟”。   在指称“堂兄(弟)”的称谓时,《宋书》基本沿用秦汉的称谓“从兄(弟)、从父兄(弟)”,在文中,“从兄”出现27次,“从父兄”仅出现3次,“从弟”出现44次,“从父弟”仅出现10次。从各个词语的使用频率可以看出,“从兄(弟)”的使用次数大大多于“从父兄(弟)”,可见,这个时期表示堂兄弟的称谓时常用的是“从+兄(弟)”的结构。   此外,《宋书》亲属称谓语也有少数外化的倾向――用亲属称谓语来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以示亲近。书中就用了“老兄”、“弟”来称谓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如:   毅出为荆州,谓敬宣曰:“吾忝西任,欲屈卿为长史、南蛮,岂有见辅意乎?”敬宣惧祸及,以告高祖。高祖笑曰:“但令老兄平安,必无过虑。”《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七 刘敬宣》   吏部尚书江湛举微为吏部郎,微与湛书曰:弟心病乱度,非但蹇蹙而已,此处朝野所共知。驺会忽扣荜门,闾里咸以为祥怪,君多识前世之载,天植何其易倾。弟受海内骇笑,不过如燕石秃?邪,未知君何以自解于良史邪?《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二 张敷》   4.子侄辈。      这里的“子侄辈”是指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之子女。关于子侄的合称有“子侄”、“子弟”。   在指称“儿子”的称谓时,《宋书》用了单音词“子”、“儿”、“男”、“息”等,复音词“儿子”、“子男”、“息男”等,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