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万里之外,我心与你同在.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里之外,我心与你同在

万里之外,我心与你同在   她们是军人,却履行着军嫂的神圣使命:她们是妻子,是母亲,却为了实现国家赋予丈夫的神圣使命,牺牲了小家……她们就是我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员的特殊家属,正是有了她们默默无闻的支持,他们的丈夫才安心在前方完成好维和防暴任务,为祖国争光,为边防部队添彩。      新婚蜜月送丈夫维和      邵冬媛是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的一名教员,丈夫李江是新疆边防总队的一名警官,两人在维和部队出发前一星期走上红地毯。   2003年,大学毕业的邵冬媛参军了,之后来到阿拉山口边防检查站当了一名检查员。2005年,她被调到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任教员。李江是新疆边防总队的一名干部,在一次对干部进行晋职培训的过程中两人相识相知。2007年,邵冬媛和李江领了结婚证,但因为种种原因婚礼一直没有举行。   2007年底,新疆边防总队号召干部参加海地维和部队,邵冬嫒和李江都积极报了名。经过初步考核和筛选,两人一起进入第七防暴队的集训队伍。   他俩约好一同去海地执行维和任务,并在战地举行简单的婚礼仪式。邵冬媛觉得这会是个具有不同寻常的婚礼,所以不管训练有多苦,她都咬着牙挺过来了。当所有的训练和筛选全部结束,进入了最后选拔阶段时,却传来一个他俩谁也没有料到的消息:上级规定,夫妻双方不能在同一防暴队里,这就宣布了邵冬媛和李江必须有一个人退出选拔。邵冬媛很失落,“不管是我们谁退出都是一种遗憾。”经过了几天的思想斗争,李江首先提出让妻子退出选拔,因为参加维和很具风险性,他不放心邵冬媛一人去异国他乡。   虽然邵冬媛因为没当上维和队员心里很难受,但还是为李江能去海地维和打心眼儿里高兴。几个月后李江就要去海地维和,父母都催促两人之前把婚礼办了。由于李江一直处在紧张的封闭式训练中,所有婚前新房家具购置、婚礼仪式筹备都只能靠邵冬媛一人忙前跑后。   婚前的准备虽然繁琐劳累,但邵冬媛心里依旧很开心。2008年8月2日,邵冬媛和李江终于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她美丽的微笑中透着女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但这幸福的背后却深藏太多的坚强。新婚后的第4天,李江随维和部队一同去海地维和,留下邵冬媛一个人。采访中邵冬媛调侃说:“别人都是度蜜月,可我们连蜜周都算不上。”虽然有些许的遗憾,但她心里却没有丝毫抱怨,因为她明白,能参加维和部队是丈夫的荣耀也是自己的期望。      期盼带孩子好好过个儿童节      在中国赴海地第七支维和防暴队员中有一位女警一谈起孩子她就很伤感,因自己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这位女警官就是维和警花邢宝华。   同在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工作的邢宝华和黄玉峰1995年结婚,一个在卫生队当护士,一个在学员队当队长,她们的儿子已经9岁了。13年来,黄玉峰和邢宝华感情一直很好,夫妻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两人经常值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带孩子值班对他俩来说是家常便饭。两人都报名参加赴海地维和,可后来有规定夫妻双方不能同时去,黄玉峰主动退出了。“她是个很要强的人,去海地这样一个好的机会可以更好地锻炼她。”当记者采访黄玉峰时他笑着说:“临走时我向她保证自己会像个保姆一样照顾好家人。”其实,黄玉峰自己也是很想去海地的,但这样的机会对妻子来说弥足珍贵,所以黄玉峰选择做妻子的后盾,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海地参加维和任务的邢宝华感觉自己最愧疚的是儿子。离开新疆后,丈夫告诉她,儿子每天在睡觉前都会问“妈妈会不会明天回来”,虽然得到的答案令孩子很失望,但他还是每天都问,孩子总觉得只要问了就会有希望。儿子长这么大,邢宝华和黄玉峰却一次也没能在六一儿童节带他出去畅快地玩一次。“记得有一次儿童节,碰巧我们两人都值班,就把孩子带去一起值班了。”邢宝华说“儿子挺懂事,嘴上虽然没有抱怨,但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想出去玩。”   此刻邢宝华最想告诉儿子的一句话就是“等妈妈回去了,一定带你去好好过个儿童节。”      盼望心爱的他平安归来      朱留军和张霞都是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的警官。自2008年1月朱留军参加海地维和报名后,他心爱的儿子也即将诞生。但想到一名军人应该听从祖国的安排,毅然说服了爱人,作出了报名参加海地维和的决定。   去年1月15日,孩子出生了,3个月后,朱留军踏上了去武警学院集训的征程。在丈夫离开乌鲁木齐前,张霞看到自己心爱的丈夫瘦了一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8月,作为维和队员的朱留军满载着光荣和不为人知的心酸完成了艰巨的任务。“我很支持他,这是军人光荣的使命。”张霞对丈夫的远征不但没有半点怨言反而全力支持,因为她知道军人没有自私的权利。   丈夫走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张霞每天的生活是“手忙脚乱”。由于孩子没人照看,张霞只好请保姆帮忙,恰在这时母亲却检查出来患有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晚期。这对于张霞来说无疑是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