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族舞剧传世精品
中国民族舞剧传世精品
1979年5月23日,甘肃省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剧《丝路花雨》在兰州黄河剧场与观众见面,莫高窟壁画上神奇曼妙的舞姿第一次活生生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当年10月1日,《丝路花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新中国成立30周年国庆文艺晚会,在之后的137台国庆30周年献礼演出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当时国家级文艺最高奖项一一创作和表演一等奖。1982年9月14日,《丝路花雨》荣登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剧院一一米兰斯卡拉剧院,连演6场,观众场场爆满,幕间掌声经久不息。
2009年,《丝路花雨》又应邀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创新编排的《丝路花雨》于7月29日至8月2日在国家大剧院又一次为祖国起舞!
舞坛常青树,舞史传佳作,《丝路花雨》书写着不老的传奇。
洞窟觅宝古为今用
那是1977年的秋冬,人们的思想还尚未从禁锢中完全解脱出来。甘肃省委宣传部的领导在观看甘肃省歌舞团演出的一部小舞剧时提出,“小舞剧是不错(当时全国有30个剧团在演出),我们是否可以不沿袭别人的路呢?大胆走自己的路。敦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有勇气和雄心去发掘这个艺术宝藏”。从此,揭开了《丝路花雨》创作的序幕。甘肃省歌舞团立即集中全团编导力量,投身敦煌舞剧的创作。接着,编导刘少雄、助理编导安建、徐成华等首批创作人员穿戈壁、走荒漠,上敦煌、进洞窟,查资料、赏壁画。一时间,剧本、音乐、舞美诸方面的创作人员都在莫高窟艺术宝藏中觅寻灵感。
1978年春,《丝路花雨》的前身《敦煌曲》文学台本完成。随后,团长易炎与赵之洵等主创人员开始编舞作曲。当开始排练时,因剧本涉及三个朝代,历史跨度大,主题较分散,情节不够连贯,需要重新构架。10月,在向时任省委宣传部部长吴坚汇报创作人员想法时,吴坚部长明确提出:“主题应该反映友谊。”11月,吴坚部长再次听取修改后的新剧本后,表示认可,并取名《丝路花雨》,可谓一言定音,画龙点睛。
历经近三年磨砺,1979年5月23日,舞剧《丝路花雨》终于登上了舞台。剧中主要人物神笔张的扮演者仲明华将角色展现得活灵活现;当时20岁出头的贺燕云担纲女主角英娘,她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英姿,引领无数飞天、伎乐天翩翩飞舞……每个演员出神入化的舞姿把活的敦煌、活的壁画、活的飞天展现在世人面前。
舞剧《丝路花雨》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突出地方特色,把创作触角聚焦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一一敦煌莫高窟上,从敦煌洞窟中发掘并复活敦煌舞蹈语汇,进而创造出以“反弹琵琶”为标志的敦煌舞流派,为文艺创作发掘、运用民族舞蹈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我国舞蹈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艺术奇葩香飘四海
舞蹈有民族风格、音乐有唐宋韵味、新颖别致、多姿多彩、引人入胜的《丝路花雨》,使沉睡千年、深藏洞窟的敦煌壁画活了起来,再现了中华悠久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诸多的第一:第一部也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把敦煌壁画完美地复活在舞台上的艺术杰作;在“文革”之后第一次把外国人和封建官吏塑造为正面人物;是亚洲第一部进入举世闻名的意大利米兰斯卡拉大剧院演出的文艺佳作,为中国人创造的艺术首次进入西方艺术殿堂;1984年赴日本进行了为期52天的商演,是中日建交后,我国艺术团体在日本演出时间最长、最成功的艺术之旅;1985年赴前苏联进行文化交流演出11场,受到近2万名观众的热捧,是中苏关系中断20年后我国首次派出的高规格大型艺术访问团(130人队伍);1995年赴台湾商演10场,成为大陆第一个进入台北国家戏剧院演出的艺术团体;连续不间断地演出30年,平均每年演出50多场,迄今创下了演出近1600场、观众达310多万人次的演出记录,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认定为“中国舞剧之最”。
1979年底至1980年初,《丝路花雨》赴香港演出,原定演出9场,后增加到15场,依然一票难求。香港影帝吴楚帆观看后说:“这台戏告诉我,改革开放是什么,我们不担心什么了。”思想解放的产物《丝路花雨》,开启了艺术舞台的一个新时代。
传承发展历久弥新
30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舞台艺术剧变日新月异。已成为传世经典之作的《丝路花雨》也在人们审美观念变化中传承续写着不竭的生命力。
2008年,当《丝路花雨》再次被确定为北京奥运会献礼演出剧目时,由甘肃省歌舞团更名的甘肃省歌舞剧院,适应变化中的新时代,组织力量进行创新修排。但如此重任,谁人担当?30年前担任《丝路花雨》助理编导的徐成华,毋庸置疑地成为这次创新修排工作的总导演最佳人选。
徐成华说:“《丝路花雨》已融入到我的血液中,当年我很年轻,而如今,让我去编这部戏,我会怎样编?”按照甘肃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提出的“故事情节的主体结构不变、人物及人物关系不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与控制【毕业作品】.doc
- 2019 水电工程场内交通道路设计规范.docx
- 读后续写专项突破+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骨料开采量的确定63骨料开采量的确定.pptx
- 航空机械零部件制造公司绩效管理方案.docx VIP
- “舌尖上的年味”春节全国各地美食习俗PPT模板工作总结汇报.pptx VIP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pptx VIP
- 读后续写Continuation+writing+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 辅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 高考英语词汇3500汉译英默写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