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音乐文化生态学浅思
中国音乐文化生态学浅思
对音乐文化进行生态学思考,不是强制性的移植,而是其具有生态性质的内在要求;而当今中国音乐文化生态性建设的观念显得越来越必要和紧迫。
一、音乐文化的生态学意义
“音乐文化”、“生态学”初看起来相距非常遥远。音乐文化是否具有生态学意义,我们应该首先明确“音乐文化”和“生态学”的涵义。音乐人类学家洛秦教授对“音乐文化”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人本来就是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而且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人从来就是特定文化和环境的产物。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只有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的不同。”①德国科学家海克尔教授则认为生态学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关系的一般科学”。②
人类创造的音乐文化是否具有生态学意义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音乐文化源于人类需要,是人类精神和智慧的外在表现,具有生命和价值特征;其次,音乐文化因人类实践的需要呈现多样性、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系统整体的效应;第三,音乐文化作为一种组织系统,有自我保护意识,会自然形成一种排斥影响其生态系统性有害因素的能力;第四,音乐文化生态是动态的,某些功能在运动中丧失,又不断创造出新的因素实现新陈代谢。正是这种新陈代谢,保持着音乐文化生态的良性存在和持续发展。
二、 当前音乐文化发展中的生态污染
当前中国音乐文化有三种严重的生态污染:价值污染、行为污染和读解污染。
建设一种音乐文化,就是创造一种价值。毫无疑问,这种旨在满足音乐文化创造者需求的价值,没有先进、落后之分。音乐文化的价值污染,是指在音乐文化建设中贯注一种消极的指导性价值观,使之受到污染。这种污染在我国当前音乐学学科建设中表现较为普遍。国内音乐学的“生态环境”大致处于如下情形:在音乐界内部,由于根深蒂固的“技匠”习气,读书空气稀薄,钻研“学问”少见,“音乐学”滑向“边缘”。就一般知识界而论,很少学者真正思考过音乐学的“文化含量”,音乐???的著述少有高层面的“文化吸引力”,因而音乐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的交流几近于无。因此,音乐学在中国,不论在音乐界还是在知识界,多少显得“落落寡合”。
音乐文化行为是指演示、宣传和实践音乐文化的活动,诸如文艺演出、学术交流、音乐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乐器展览等。维护、发展健康向上的音乐文化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可是,由于音乐文化行为主体的主观性和呈示方式的随意性、游离性及非规范性等特征,其表现往往不是那么阳光,掺杂了一些庸俗、悲观、愚昧等不健康的品质,形成音乐文化行为污染。这在当前已较为常见。其一为黄色污染,行为中带有“黄毒”,如流行音乐创作中喜好使用一些情、爱挑逗性字眼;其二为灰色污染,行为中带有颓废和沉沦情调,如许多歌曲不去颂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豪迈与憧憬之情,却透露出悲观厌世的颓废气息;其三是黑色污染,指行为带有封建愚昧因素。如看风水、拜鬼、占卜时所演奏、演唱的音乐。这些音乐,不仅传播与现代科学相抵触的内容,而且给人们生活、心理和精神带来消极的影响。令人堪忧的是,音乐文化行为污染正在我们周围蔓延,破坏了音乐文化发展的内在秩序。
建设中国先进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主体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解释、发掘与提升,这就叫音乐文化读解。“读解”在音乐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由于音乐文化读解具有主观性,可能会使读解成为一种误读,这不仅是对被读解音乐文化的污染,也是对音乐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的污染,这就叫音乐文化读解污染。这种现象在当前音乐文化发展中也较为普遍,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其一是过度读解,读解主体往往过度发挥想象,读解出的信息或意义,根本不是原有内涵。比如,有些学者从时政出发,过度夸大历史上某位音乐家的历史贡献和价值;其二是虚构读解,读解主体删去不符合其意图的部分,或者加进原来根本没有的内容,致使读解丧失其原貌,呈现在音乐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面前的是一些虚构甚至虚无的东西。比如,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一些学者凭主观臆断、猜想,不经实地考证和科学推论就轻下结论;其三是歪曲读解,读解主体往往根据功利的需要,对读解的原有意义和生存环境进行随意歪曲,致使原有文本在音乐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面前失真。比如,对后殖民主义音乐的读解,个别学者将此读解成原殖民地国家的福音,而没有看到它对原殖民地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的巨大杀伤力。这种读解不仅是对殖民主义历史的严重曲解,也是对音乐文化接受者和消费者的严重误导。当然,音乐文化读解不会因为有这些污染现象就被取消,因为读解是音乐文化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读解,音乐文化得以不断传承和丰富。我们也不能放弃批判音乐文化读解污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pdf VIP
- 重庆市渝北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附答案.pptx VIP
- 力学实验(解析版)-2025版高三物理寒假讲义.pdf VIP
- 肘关节运动学.pptx VIP
- 2025年生活会个人对照检视发言材料【四个带头+违纪行为典型案例解析】与个人检查材料2篇文.docx VIP
- 家用医疗器械租赁服务规范.docx VIP
- 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SJT 11798-2022.docx VIP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doc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四上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pdf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126中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