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兴十四村半个世纪产业富民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十四村半个世纪产业富民路

兴十四村半个世纪产业富民路      进入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美丽壮观景象――现代化厂房,造型别致的文化宫、展览馆、三星级宾馆,停满一台台大型农业机械的农机站,错落有致的花园别墅区,到处散发出浓郁的塞北城镇的现代风情。   然而,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由山东移民在荒草丛生、野狼出没的北大荒上白手起家建起的村庄;一个穷出名的生产靠贷款,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的“三靠屯”。   付华廷带村民走向致富路   1956年3月,国家号召内地居民移民边疆,山东省临沂县的428位拓荒者来到黑龙江西北部的兴十四村时,这里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天寒地冻,风沙飞扬,莽莽荒原遍地荆棘,野狼时时出没。   回顾当时的困苦年代,第一代垦荒人都历历在目:“当时我们住的是马架子茅草屋,吃的是菜渣馍馍和糊口粥,一件衣服穿四季,一年到头也挣不来几个零花钱。”   1972年,23岁的付华廷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给村民许下一个愿:不久的将来咱们也早上吃面条,中午吃馒头,晚上吃米饭。   面对十年九旱荒草丛生的北大荒,付华廷和村民们决定“改土造田”,即先养羊养牛,然后再开荒种地。经过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把4万多立方米河泥以及畜舍里的粪肥搬到3300亩贫瘠的耕地里,把600多亩沙土地变成了良田。   有了良田的兴十四村开始尝试农业机械化耕作。付华廷回忆说:“当时我看到附近的国营农场开荒种地都用上了东方红链轨拖拉机,一开一大片。我说这家伙好使,一台能顶多少个弯钩犁,咱能不能也弄一台。”   由于当时拖拉机是国家统一调拨商品,没有购买“指标”,有钱也买不到。于是,他们决定自己组装一台。村民们四处买零件,小件背,大件邮,硬是自己组装了两台拖拉机,这两台拖拉机一年就开垦了六千多亩荒地。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最多能耕种四十多亩地,使用拖拉机后一人能耕种两千多亩。1976年,兴十四村人均产粮2万吨,“三靠屯”成了黑龙江全省卖粮最多的村。   1979年,兴十四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后,兴十四村的村民们一年中有半年空闲。“闲着???人该往哪里去呢?想来想去我认为要想让乡亲们真正富裕起来,还要开辟更多的生产门路,南方有的地方已经靠办乡镇企业发了财,我们为什么不能办?”付华廷决定要搞工业。   于是,从小酒厂、小油坊、罐头厂到中国第一家村办乳品厂,再到中国第一家村办柠檬酸厂,兴十四村人用短短十多年时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1997年,他们组建了富华集团。据了解,现在富华集团拥有35家企事业单位、2000多名员工、11亿元以上总资产。   以农为本,围着农业办工业   “这么多年,虽然我们企业越办越大,但农田可是一分没少。我们农村搞工业,必 须立足农业,围着农业办工业,围着加工办企业。”付华廷说。   兴十四村的大部分农民走进工厂之后,村集体统一把耕地承包给了18户农民,因为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这些村民每年收益相当可观。   兴十四村村民刘书迎是承包户之一,承包了村里1800亩地。他说,每年的收成七十多万,除去雇工费,能赚二三十万。   刘书迎告诉记者,每年的土地丰收,得益于村里对农业的投入。因为村里的土质并不肥沃,大部分土地10公分以下是鹅卵石,为了保证粮食的丰产,早在70年代就修建水利设施。   现在兴十四村的数万亩良田已经全面实现了耕地作业机械化、农田喷灌节水化、作物种植良种化,并组建了拥有数千万元资产的农机专业合作社。   在村里的农机大院内,记者看到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大型机械。付华廷介绍说,早在2008年,兴十四村就率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如今已经拥有各类大中小型农业机械500多台套。   大型行走式喷灌机也是兴十四村农田特有的景观。大型喷灌机在农田里时针式旋转喷灌,7天就能把全村两万多亩耕地浇一遍。兴十四村处于干旱地区,降雨量严重不足,有了喷灌设备,不但亩产提高了一倍以上,而且成本还大大降低。如今,兴十四村拥有机井600眼,大型行走式机械喷灌机44台、中小型喷灌机666套,耕地全部实现了节水化灌溉,彻底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工业发展起来了,能带动农业进一步发展。付华廷说,6年来,村里累计向农业投入了三千多万元。“要没有产业化来的钱,工业不反哺农业,上哪儿弄三千多万元,产业化做大做强了,挣着钱了来反哺农业,反哺农民。”他说。   据了解,2009年末,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兴建。目前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已建成万米智能温室一栋、实验控制中心2543平方米,建成了日光节能温室200栋10万平方米、阳光节能大棚400栋,棚室总数达600栋。在智能化温室里,温度常年保持在20℃-30℃之间,实施智能化控制,自动调节湿度、作物所需水分。智能温室内,示范种植珍奇花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