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剂基本要素探析伤寒方规范化方法-probe into th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of shanghan prescription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prescription.docx

从方剂基本要素探析伤寒方规范化方法-probe into th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of shanghan prescription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prescription.docx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方剂基本要素探析伤寒方规范化方法-probe into the standardization method of shanghan prescription from the basic elements of prescription

优秀毕业论文 精品参考文献资料 communication, and has directing meaning to the clinical. Key words: Formulas of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n Fang; standardization; basic elements 目 录 引 言1 1 研究背景1 2 研究现状1 3 研究目的和意义4 3.1 研究目的4 3.2 研究意义4 4 进行该课题所具备的条件5 文献研究5 1 研究思路5 1.1 建立数据库模型5 1.2 数据采集5 1.2.1 方名的预处理6 1.2.2 药物的预处理6 1.2.3 症状的预处理6 2 研究方法与结果6 2.1 组成6 2.2 剂量6 2.2.1 方法7 2.2.2 结果8 2.2.3 伤寒方在唐、宋、清三个朝代中组成、剂量的传变9 2.3 功效11 2.4 主治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方法12 2.4.2 结果13 讨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 伤寒方规范化研究必要性探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药物17 1.2 剂量18 1.3 治法19 1.4 主治20 1.4.1 病机 20 1.4.2 证候 21 2 本研究可行性刍议23 2.1 药物23 2.2 剂量配比与原书基本一致24 3 关于伤寒方剂量确定之我见28 4 现代医家应用伤寒方之证治特点29 4.1 剂量与配比特点29 4.2 主治证候方面30 结语32 问题与展望33 致谢34 参考文献35 综 述37 引言 1 研究背景 《伤寒论》(后简称《伤寒》)是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原属《伤寒杂病论》 的一部分,约成书于公元 200-210 年,成书之后,由于兵火战乱的洗劫,原书散 佚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将原书的伤寒部分搜集整理成册(220-256 年), 杂病部分在《脉经》中保存了基本内容,北宋年间,经林亿整理(1068-1077 年), 题名为《金匮要略方论》(后简称《金匮》)。《伤寒杂病论》享有“方书之祖”的 地位,始出便深为古今中外的医家所推崇。在两千多年前,中医学基于对疾病的 认识以间接综合推导为主,直接观察分析为辅的独特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 的理论体系,但因其时空的差距、小生产等因素,导致主治和功效等的描述繁简 不一,给教学、科研、临床带来了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十一五”期间将中医药 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列入重点发展方向,加强中医药基础名词术语标准及方剂 功效主治的规范。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方 结构的要求,妥善配伍而成,其组成、剂量、功效、主治等是方剂不可或缺的几 个基本要素。因此,本研究基于《方剂学》组成、剂量、功效、主治之基本要素, 对《伤寒论》113 首方进行规范化研究,为古方标准化、规范化探索思路与方法。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文献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有关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与标准化。自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 规范化已成为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证候规范化研究、病证标准化研 究工作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方面做了很多的尝试,在思路 和方法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中医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为临床诊治提供了许多客观依据。 苏丽娜[1]认为中医病名应以继承性、实用性、特异性、先进性、准确性、公 认性(权威性)、德定性七项标准为原则,并根据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现状指出: 鉴于中医病名规范研究的复杂性及其涉及范围之广泛,建议该问题应由有关部门 组织整个中医界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还指出:中医病名不可废,有其存 在的必要,中医病名不应被西医病名所干扰或代替,同时还强调了应重视中医病 名之合理继承。陈启光[2]以西医的病为依托,以传统辨证结果为依据,对脑梗塞 病等八个病种的现场调查资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研究,在区分各病种的证 候、寻求各证候相应的主要指标,以及病和证候结合研究临床辨证等方面都得到 较满意的结果,认为在中医的证候规范标准研究中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是可行 的。朱文锋[3]认为症状规范首先应明确症、症状、体征、证候等的概念,症状等 病理信息的全面、准确,是正确辨证的基础;症状规范的内容包括症名选择恰当, 症状各自独立,不使用诊断术语,利于反映病情本质,正确诠释症状,症状的轻 重区分,客观指征的选择等;为了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应当开展症状辨证的定 量研究,制定出统一的症状辨证量表,并且建立常见症状的鉴别诊疗学。李方玲 [4]等认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应当沿着症状的规范、证候分类的规范、证候名称的 规范、证候诊断标准的规范、证候鉴别诊断标准的规范方向进行,使研究呈循序 渐进的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