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 辨 证 第四节 外感病辨证 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三焦辨证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是将外感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以阴阳为总纲,归纳为三阳病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证(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两大类,从而辨别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部位、性质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的一种辨证方法。 六经辨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三阳病证以阳经和六腑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阴经和五脏病变为基础。以病变部位分,则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少阳主半表半里,三阴均属于里。从邪正盛衰及病变性质分,凡正盛邪实,抗病力强,病势亢奋,表现为热为实的,多属三阳病证;凡抗病力不足,病势衰减,表现为虚为寒的,多属三阴病证。 若两经或三经病证同时出现,称为合病。 一经病证未罢,而又出现另一经病证,称为并病。 若病情由一经传变到另一经,称为传经。传经则有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的不同形式。 循经传是指按六经顺序相传,如太阳病证不愈,传入阳明,阳明不愈,传入少阳;三阳不愈,传入三阴,首传太阴,次传少阴,终传厥阴(一说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相传)。 越经传是隔一经或隔两经相传。 表里传则是互为表里的经之间相传。 若因病人素体虚弱,病邪不经三阳经传变,而直接侵犯三阴经,亦即一发病就是三阴受邪的病证,称为直中。 太阳病证 太阳病是外感病的初期阶段,病情尚浅。 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 太阳病的主要脉症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经证有中风和伤寒之分。 太阳腑证有蓄水证和蓄血证之别。外邪侵犯人体,太阳首当其冲,故一般首先表现为太阳病证。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证 概念: 太阳中风证是指以风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使卫强营弱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腠理不固,风邪袭于肌表,营卫不和所致。 2、以恶风、发热、汗出、头项强痛、脉浮缓为主要表现。 太阳经证 太阳伤寒证 概念: 太阳伤寒证是指由于寒邪为主的风寒之邪侵犯太阳经脉,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浮紧。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寒邪侵袭体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 2、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身疼,骨节痛,脉浮紧为主要表,或兼见气喘等症状。 3、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汗出,脉浮缓为主症,又称表虚证;后者以无汗,脉浮紧为主症,又称表实证。 太阳腑证 太阳蓄水证 概念: 太阳蓄水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与水结,膀胱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发热,恶风,自汗,心烦口渴,饮入即吐,脉浮。 辨证要点: 1、本证多由太阳经证不解,病邪循经入腑,膀胱气化失司,水气停留所致。 2、以水气停蓄为主要表现:如小便不利,小腹胀满,口渴不欲饮,饮入即吐等。 3、兼有太阳表证未解的症状:如发热,恶风,汗出,脉浮。 太阳腑证 太阳蓄血证 概念: 太阳蓄血证是指太阳经证不解,邪热内传,与血相结于少腹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脉沉涩或沉结。 辨证要点: 1、本证多因太阳表证未解,邪热随经深入下焦,与瘀血结于少腹部位所致。 2、以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错乱如狂,小便自利为主要表现。 3、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鉴别要点:前者以小便不利为主症;后者则小便自利,神志错乱如狂。 阳明病证 阳明病是外感热病过程中正邪剧争的极期阶段,其特点是阳热炽盛,性质属里实热。 发病原因:多由太阳病失治、误治,伤津化燥,邪热内传入里所致;亦有津液素亏而阳气偏盛之人,感受外邪,化热入里而成。 主要脉症:身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 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实际是指胃肠的实证、热证,根据病变部位和证候特点的不同,可分为经证和腑证两大类型。 阳明经证 概念: 阳明经证是指邪热亢盛,充斥阳明之经,弥漫全身,而肠中无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身大热,汗大出,烦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 辨证要点: 1、本证有邪热弥漫全身,充斥阳明之经,而肠道尚无燥屎内结的病机。 2、以身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为主要表现。 3、有实热的一般表现:如面赤气粗,心烦,舌红苔黄燥。 阳明腑证 概念: 阳明腑证是指邪热内盛阳明之里,与肠中糟粕相搏,燥屎内结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身热,日晡潮热,手足蕺然汗出,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便秘,烦躁,谵语,甚则循衣摸床,直视而喘,舌苔黄燥或焦黄,舌起芒刺,脉沉实有力或滑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