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以江苏苏南某区青年公务员为例-analysi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ivil servants - a case study of young civil servants in a district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docx

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以江苏苏南某区青年公务员为例-analysi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ivil servants - a case study of young civil servants in a district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以江苏苏南某区青年公务员为例-analysis of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ivil servants - a case study of young civil servants in a district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中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的今天,如何达到“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机制,不但关系到公务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调动,还关系着行 政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关系着政府形象的提升、社会 的稳定与和谐、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积极探索和完善公务员 激励机制,已成为政府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任务。1.1 选题的缘由目前,“公务员热”已经蔓延到每个角落,与企业的工作不稳定、收入普遍不 高、竞争压力较大的情况相比,公务员的优越性显而易见,其本身的吸引力也在 与日俱增。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员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开始涌入公务员队伍。随着 1999 年全国大学生的第一次扩招开始,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剧增,大学生的就业越 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压力。而公务员热的出现,恰好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个群体就 业压力的释放。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2003 年开始,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开始就 业,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也开始逐渐的增多。在我国的公务员群体中,科级 职务以下的人员占 92%以上,县乡两级公务员所占的比例为 58%。①虽然各级公 务员招考的情况各异,但是,大量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进入县乡公务员队伍成 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这些具有本科甚至硕士学历的人员进入公务员队伍以后, 其本身的高学历等特点,已经决定了这个群体的激励存在着其独特之处。麻宝斌、 李广辉、李辉通过运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海林 市(县级市)的县乡公务员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他们发现 31—35 岁的公务员是 满意度最低的群体,随着学历升高,满意度降低。②作为大量政府工作的承担者,基层的公务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整个公务 员群体的激励存在的问题一样,基层的公务员群体也存在激励上的诸多问题。这 些问题不解决好,不但影响工作效率,同样也影响着基层政府的工作形象。在县 乡公务员的群体中,青年公务员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对激励的需求也有着相应 的独特性。苏南某区公务员的情况基本与国家的这个大趋势一致,2003 年后大学 毕业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数开始增加,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苏南此区的青年公 务员队伍有着其本身的独特性,尤其是作为全国省市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 公务员不论从报考、录取还是激励,都存在着其本身的特点。① 许法根.国家公务员制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89.② 麻宝斌.基层政府公务员激励状况调研报告[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2):84在江苏苏南的此区,年龄是一个很明显的界限。35 周岁和 40 周岁就是是两道标杆性的“坎”,35 周岁之前没提到科长(正股级),没有参加过组织部组织的中 青班培训,提到副科职以上职位的希望就大大减少了,也就是说对于处级以上职 位的晋升基本上处于渺茫状态;40 周岁还没提副科职,基本上职业生涯中晋升副 科职的希望也就相对大大减少了。关于公务员激励,研究的学者和文章越来越多, 但是,对于地域性青年公务员研究的文章并不是非常多。尤其是对 2003 年后进入 机关的公务员的工作生存状况关注到并不是非常多,因此,选择青年公务员这个 特定的群体,研究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激励问题,具有一定的区域价值和典型意义。1.2 选题的实用价值和意义1.2.1 选题的实用价值2006 年我国出台了《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这个群体进行了明确。而在机关里, 编制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具有公务员编制的人员,已经开始逐渐向“逢进必考” 的方向上发展,公务员的入口也有了开始收紧的趋势。但是,进入公务员群体的 途径,在基层,并非仅此而已,入口混乱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苏 南的此区,进入公务员队伍大体上具有以下几种途径:第一,省委组织部的选调 生进入地方,直接具有公务员的身份;第二,通过国家或省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务 员队伍;第三,由事业编制晋升副科职后进入公务员的队伍;第四,军转干部。副科职及以上的岗位具有有限性,每一个副科职岗位确定后,能够晋升的岗 位就减少一个,因此,越晚晋升为副科职,其竞争就越为激烈,晋升的可能性就 越小。虽然 2003 年后大学毕业生进入公务员群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但是,现对 于公务员整个群体的数量来说,只能算是初显“端”倪了。很多作者提出了公务员队伍本身的问题,但却很少涉及到公务员与选调生及 其他编制之间的问题。很多单位的编制都很少,可能连在岗领导所需的编制都满 足不了,尤其在基层。而现实情况往往是,选调生和事业编制升迁的速度迅捷, 很快就能占领副科职领导的“战略高地”。因此,现在青年公务员的激励,不但涉及到群体问题,例如薪酬、培训、考 核等方面的问题。在晋升方面,也涉及到群体内的问题,尤其选调生的天然晋升 优势、事业编制晋升的“裙带性”和不公正性带来的大量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江苏苏南某区青年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