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研究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在软土地基处理中应用研究
摘要:依托工程实例,通过水泥土搅拌桩的现场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采用经验公式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合理取值;对搅拌桩设计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
Abstract: based on engineering example, through the water of the soil cement milling pile field test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earch; The experience formula an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field test; Discusses the soil water without lateral restraint t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asonable value; Mixing pile design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compared.
Keywords: mixing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n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前言
水泥土搅拌桩法在国内外应用比较普遍。该方法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制成功的。1953年日本引进该方法,1974年研制成水泥搅拌固化法,我国于1978年对这种方法进行研究,1980年在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利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取得了成功,并通过了技术鉴定。国外使用水泥土搅拌法加固的土质有新吹填的超软土、泥灰土和淤泥土等饱和软土,加固深度达到60 m。国内目前采用搅拌法加固的土质有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的粘土、粉土、粉质粘土、砂质粘土等软弱土层地基[1]。
2.0加固机理
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是指用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弱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形成抗压强度比天然地基高得多,并具有整体性、水稳性的桩柱体,由若干根这类桩体和桩间土构成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法分为水泥浆搅拌和粉体喷射搅拌两种[2]。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受荷载p=Q/A时,桩基桩间土一起发挥作用,共同承担荷载,即由桩体承受一部分荷载Fp,桩间地基土体受其余荷载Fs,桩体 受到的应力为δp=Fp/Ap,地基土体受到的应力为δs=Fs/As。
Q=Fp+Fs
A=Ap+As
A为复合地基处理面积;Ap,As分别为桩及桩间地基土的横截面积,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 Ap/A。
因此复合地基受力既不同于普通的混凝土刚性桩基础,荷载主要由桩体承担,可以忽略桩间土的作用;但又不同于散体桩,桩与地基土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基本是协调一致的,荷载可以直接按照面积置换率的大小分配到桩体与桩间地基土上。而水泥搅拌桩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半刚性桩,具有比地基土较大的刚度和压缩模量,复合地基受荷载作用时,水泥土桩体上产生较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即δpδs,致使桩土出现相对位移,产生桩侧摩阻力,因此,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不仅与单桩竖向承载力、桩间土承载力、搅拌桩面积置换率有关,也与桩端土的承载力、桩土压缩模量比、甚至桩长等因素有关。
3.0工程实例
3.1场地地质条件
本工程试验场地选择在广东省茂名市茂湛铁路一标段进行,根据现场钻探资料,试验场地的地质情况如下:
① 素填土(Q4ml):灰褐;稍密;稍湿;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细砂、碎石,为既有茂名车站填筑所用,厚度1.0~1.1m,基本承载力120kPa;
②粉质黏土(Q4al):黄色,灰歇色;软塑;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细砂粒,切面较光滑。埋深1.2m,层厚1.7~8.9m,基本承载力80~100kPa;
③ 变质泥质砂岩(ε):全风化,棕红;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散状,局碎块,手瓣可碎,遇水易溶化,埋深3.1~10.2m,厚度不均,基本承载力大于200kPa。
地下水埋深1m,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含水量小,透水性差。
3.2方案设计
此段路基为茂湛铁路正线,要求运行200km/h客车,路基填筑高度较低,为满足列车运行对基床强度的需要,对此处进行了处理。根据地质情况,选择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桩径0.5m,桩长4.5~10.2m,穿透素填土层和粉质粘土层,进入变质泥质砂岩硬土层至少0.5m。搅拌桩呈三角形分布,桩间距1.5m。根据《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