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阿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高 二 地 理
命题人: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
1.山脉往往成为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天然界线,表示祁连山脉的是
A B C D
2.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地带。影响下图1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光照 C.降水 D.地形
3.下列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内蒙古东部——干旱区——温带草原
B.江南丘陵——温带季风气候——黄土
C.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
D.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弱——生长期长
图4是1800至1980年美国东北部、中北部、南部、西部四大区乡村人口占该区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图。回答4---5题
4.请问美国东北部可由哪一条曲线来表示
A.甲 B.乙
C.丙 D.丁
5.请问促进美国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东北部的人口向南部和西部的阳光地带移动
B.工业化提高和科技进步
C.美国人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乡镇基础设施的完善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读图为世界某地区地形分布图,完成6~8题。
6.O地和P地沿岸气候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大气环流 D.植被、土壤
7.关于图中R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该河流处于丰水期
B.该河流域地势起伏不大,水能资源不丰富
C.该河流每年会出现凌汛
D.一般情况下,该河河道西岸较陡,河道较深
8.Q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A.劳动力丰富,但劳动生产率低
B.田地规模小,土地租金低,经济效益良好
C.当地高度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当地高度机械化农业的形成
D.依托铁路和海港,促进商品经营,产品商品率较高
读我国局部区域图(图3),完成9-10题。
9.一般年份,m旱n涝的月份最可能为
A.2月 B.6月
C.7 D.12月
10.近年来n地区“双季稻”改成“单季稻”的比例
逐渐增加,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市场 D.劳动力
读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表1)(单位:公顷/人),完成11-12题。
国 家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
赤字 国家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新加坡 6.9 0.1 -6.8 冰岛 7.4 21.7 14.3 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 7.6 20.4 12.8 美 国 10.3 6.7 -3.6 秘鲁 1.6 7.7 6.1 英 国 5.2 1.7 -3.5 澳大利亚 9.0 14.0 5.0 日 本 4.3 0.9 -3.4 巴西 3.1 6.7 3.6 11.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A.0.4 B.2.0 C.-0.4 D.-2.0
12.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地球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读甲、乙两河流流域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图示两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B两地农业地域类型均为集约化农业
B.图中长株潭和鲁尔区两大经济圈目前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阶段
C.两河流域的植被类型相同,均为常绿阔叶林
D.两条河流的通航里程相近,但甲河年货运量远大于乙河
14.图中A、B地区在发展种植业生产方面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A.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 B.土壤贫瘠 水资源不足
C.雨热不同期 水旱灾害频繁化 D.水旱灾害频繁 光热条件不足
水土流失是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约16亿吨,读图7回答15-16题。
1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
A.地表支离破碎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干旱和大风现象
16.图中地表形态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平行四边形性质》(第2课时)教学课件.pptx
- 《平面直角坐标系》说课讲稿.doc
- 《砌筑抹灰防渗漏防开裂作业指引》.docx
- 2017-2018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章末综合测评2.doc
- 2017-2018年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2练习:单元质量评估二.doc
- 2017-2018年河南郑州名校高二上期第二次月考(三).docx
- 2017-2018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3教学案:1.2.2-第一课时-组合与组合数公式-Word版含解析.doc
- 2017--2018年理科组备课计划.docx
- 2017-2018年南京市鼓楼化学二模终稿word版本.docx
- 2017---2018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