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科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儿科PICC非正常拔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摘要】 目的 减少或防范儿科患儿PICC非正常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方法 从护士,家长,患儿等方面分析原因,采取培养护士责任心,提高操作技术,护士,家长,患儿共同树立防范意识。结果 PICC非正常拔管明显减少或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培养护士责任心,提高操作技术,共同树立防范意识,是防范儿科PICC非正常拔管的关键。
【关键词】儿科PICC;非正常拔管;防范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临床上广泛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血标本采集、静脉高营养、化疗等患者[1]。它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当并发症无法解决时,就只能拔管,重新置入新的PICC管。我科通过对26例PICC非正常拔管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效地减少了PICC非正常拔管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我儿科2006~2009年共插PICC管337例,其中男孩187例,女孩150例,年龄为8个月~14岁,全部为三向瓣膜式PICC管,置管途径:贵要静脉161例,肘正中静脉103例,头静脉59例,桡静脉11例,颞浅静脉1例,腋静脉2例。管径:3Fr 233例,4Fr 104例。诊断:白血病242例,地中海贫血行造血干细胞移植23例,嗜血细胞综合征13例,神经母细胞瘤7例,骨肉瘤7例,淋巴瘤45例。发生非正常拔管并重新置管26例,其中有2例发生2次非正常拔管。
2 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分析
2.1 导管完全堵塞不能复通 本组患者有9人因为导管堵塞后不能复通而要拔管,其中1例是住院患者,8例是带管出院患者,导管拔出后检查导管为血栓充满整段管腔。导致血栓充满整段管腔的原因有:①回血只在管腔段,没到达肝素帽,管道刻度面不透明,回血很难观察到;②回血到达肝素帽,家人不重视;③有患儿PICC管超过7 d无通管;④回血时间太长,尿激酶无法溶栓。
2.2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有4例患儿因为导管相关血行感染而拔管。其原因有:①PICC的长期留置可导致导管周围皮肤破损,细菌可沿着皮下隧道入侵而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2];②患儿带管出院期间,PICC肝素帽始终裸露在敷贴外,与外界相通,PICC管容易受到污染[3];③有文献报道,静脉置管的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呈负相关[4]。即免疫功能越低,感染率越高[5]。对于肿瘤化疗患儿,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和白细胞减少,更易引起感染;④年龄较小者血管管腔相对较成人小,所以导管对血管内膜损伤刺激性较大,故发生感染的机率较成人高[6];⑤敷贴潮湿,松脱,穿刺点出血较多等情况无及时更换敷贴;⑥操作者更换敷贴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2.3 机械性静脉炎 本组有2例患儿因为机械性静脉炎经处理后无好转而需要拔管。其原因有:①在插PICC管前血管已经被损伤,小孩本身血管条件差致穿刺难度大,穿刺过程中需穿刺多次才成功;②静脉选择欠合适;③导管型号大小与血管粗细不相符。导管型号越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越大,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机率越高;④置管后患儿不敢运动置管肢体。
2.4 穿刺点渗液 本组患儿有2例在经PICC管补液和静脉推注时穿刺点有渗液,用尿激酶通管后仍有渗液,因此而拔管。其原因有:①导管尖端瓣膜出口有纤维蛋白鞘形成,阻挡药物回流到上腔静脉,药物从阻力最低点的穿刺点流出[7];②尿激酶停留在管腔时间不够长,蛋白鞘无法充分溶解。
2.5 导管大部分或完全脱出 本组有7例患儿导管脱出。2例在住院时脱出,5例为带管出院后脱出。原因有:①敷贴不牢固;②导管无摆成“S”行;③小孩依从性差,经常玩弄导管外露部分或撕开固定管道的胶布;④连续频繁运动置管上肢。如有1例患儿在玩扭扭车的时候致导管脱出。
2.6 置导管时异位 本组有2例患儿在置管时异位。其中1例患儿置管后照胸部X线发现导管尖端位于颈静脉,1例尖端经颈静脉后反折至上腔静脉,2例患者经处理后还是不能回纳到上腔静脉,只能拔管。其原因为:①置管过程中头部无很好地贴近穿刺侧肩部、下颌无贴近胸部。而使置管误入到了颈静脉;②患儿年龄小,在置管过程中依从性差,不配合置管助手摆好头部位置。
3 防范非正常拔管发生的对策
3.1 预防或及时发现导管堵塞 ①正确封管:用10 ml以上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封管;②输血及采血后用足够的生理盐水冲干净肝素帽和管道;③护士多巡视补液,补液滴完后及时更换,叮嘱家长补液滴完时及时按铃,不要自己关闭调速器;④滴补液时保持通畅,发现补液不滴时及时找护士查找原因;⑤当患儿哭闹,咳嗽,运动,用力排便后注意观察管道有无回血;如有回血应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