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开大学远程教育保险学第十章 公债
第十章 公债 公债是一个充满争议而又激动人心的话题。如果一国的宪法允许地方政府举债,那么即使债务是推迟了的税收,可能纳税人也希望通过提供借款而暂时免除一些沉重的税收负担。 一、公债及其特征 公债是在信用的基础上,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向国内外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一)公债的产生与发展 1、公债产生的条件 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古罗马就出现了公债的雏形政府向商人、高利贷者和寺院僧侣借款。 约公元5-7世纪,在地中海沿岸国家,出现第一张政府债券。 12世纪末,佛罗伦萨政府发行债券向金融业者商借资金。 热那亚、威尼斯:首创信用组合,后演变为划拨银行,专门从事信用服务,优于高利贷借款。 14-15世纪,意大利各城市几乎都发行了政府债券。 17世纪初,国债作为财政收入形式在荷兰确立。 此后,国债发展中心从荷兰转移至英国。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后,着手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债制度,1715年发行了第一支永久性公债,它标志着近代公债的诞生。 我国的近代公债始于清朝末期,这期间有1894年的息借商款、1898年的昭信股票。 新中国成立后,公债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国初期 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1950年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48亿分(总价值302亿元),“分”为公债面额按事物计算的单位,每“分”公债按当年上海、天津、汉口、西安、广州、重庆六大城市的大米6斤、面粉1斤、白细布4尺、煤炭16斤的批发价格加权平均计算。 第二阶段:1953年至1978年 1954年至1958年连续5年发行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 1969年我国全部还清内债。 1959年至1980年的22年间没有发行国债。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 我国从1981年其从信开始发行国债,共发行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 2、公债的发展 (1)对外扩张的需要 (2)闲置资本的大量存在 (3)赤字财政政策的运用 (二)公债的特征 1、资金的有偿性 2、购买的自愿性 3、发行的灵活性 (三)公债的政策功能 1、弥补财政赤字 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现代国家普遍的经常的作法。 2、筹集资金或资本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它不仅仅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国家财政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3、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1)调节货币资金投向,优化投资结构,为市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2)调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防止积累率过高或过低。 (3)调节社会总需求,促进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4)调节社会货币资金总量。 (一)公债的种类 按发行的国家界限为标准,可分为内债与外债。 按偿还期限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公债 按发行主体可分为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政府公债 按发行的凭证为标准,可分为凭证式公债和记帐式公债 按公债的流动性可分为可转让公债和不可转让公债 按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可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公债种类设计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力求多样化,提高市场适应力、增强内在功能; 二是要因势利导,适应政府宏观调节需要; 三是安排应力争使债息成本最小化。 (二)公债的结构 1、公债持有者结构(债权结构) 公债的主要投资者大可以分为个人、各种信托基金、银行、金融机构和外国投资人。 2、公债期限结构 政府公债的期限结构是指短期、中期和长期公债在公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3、公债品种结构 (三)公债的负担 1、认购人负担 认购者认购公债的机会成本 2、政府负担 政府的偿债能力 3、纳税人负担 公债最终需要通过税收方式来偿还。 (一) 公债危害论 从重农学派到亚当·斯密都反对公债,亚当·斯密曾在《国富论》中谈道:欧洲各国都积累起了巨额债务,受此压迫久而久之说不定会因此而破产!”。因此,极力反对举债,把它视为国民经济的灾祸。 (二)李嘉图—巴罗“等价定理”及其争论 李嘉图提出了“公债与税收具有相互替代功能”的理论。他认为:公债与税收都会减少生产资本,公债不会减少国民收入总量,只是进行了收入调整。举债和税收对消费影响也相同,不会造成收入和消费水平的下降。 这就是通称的“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电水利工程基本词汇对照表(法语).docx
- 车间班长个人年终总结范本5篇.docx
- 基于MATLAB的HDB3码编译器的优化设计与实现.pdf VIP
- 一汽奥迪AudiQ7汽车使用手册用户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一汽奥迪Q7_车型手册电子版下载_非汽车用户车主车辆使用操作驾驶说明书.pdf VIP
- DL-T-5564-2019输变电工程接入系统设计规程.docx VIP
- 小学奥数题库《几何》-直线型-燕尾模型-2星题(含解析)全国通用版.docx
- 老年综合评估及干预技术应用规范.docx VIP
- 城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路径探讨(工程毕业论文资料).doc
- 2023年中国城市居民养老政策体系与市场规模评估报告.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