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01氯霉素的合成1
第一节 氯霉素的合成工艺
氯霉素是40年代继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之后,
第四个得到临床应用的抗生素,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立克
支体有突出疗效。
沈家祥和郭可义、高佩铭在大连科学研究所当时极其
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摸索和比较了不同的合成路线,最后是
利用库房里仅存的一小瓶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硝基甲苯
为起始原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十余步反应,打
通了氯霉素混旋体的合成路线,这在50年代初期可以说
是一项突破。
1952年3月8日,沈家祥正在农村参加改建村政
权工作的时候,到沈阳的东北化学制药厂(现在的东北制
药总厂)接受了发展氯霉素工业生产的任务。当时最大的
问题是西方对我实施封锁禁运,一切化工原料和试剂的供
应都必须立足于国内。那时鞍钢恢复生产不久,炼焦厂的
分馏设备尚未全部就序,只能供应苯而不能供应甲苯。另
一方面,从对硝基甲苯出发的路线也过繁。在此情况下,
沈家祥和厂研究室主任郭丰文一起,大胆制订了通过对硝
基乙苯合成关键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酮的方案。组织了一个
30人的实验队伍,开始了日以继夜的工作。
他们从苯和乙烯来制取乙苯。而乙烯是从酒精脱水获得
的;沈家祥自己指导工人做催化剂,自己设计了催化用的管
状电炉。乙苯硝化后分离邻位和对位硝基乙苯所用的减压分
镏全套装置也是沈家祥设计并绘图交工厂制作的。
对硝基乙苯氧化为对硝基苯乙酮:当第一次放大分馏硝
基乙苯时发生爆炸,通过分析研究,认定硝化过程中产生的
酚类副产物是爆炸的起因,于是在蒸馏前增加了碱水洗涤的
措施,很快解决了问题。为解决对硝基乙苯的氧化,他们同
时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用氧气(或空气)进行催化氧化,
这个方法文献虽有少量报道,但转化率和收率都很低,又有
着火爆炸的危险;二是通过化学氧化进行。厂研究室的李承
祯、汤斐烈等参考了类似的反应,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用高
锰酸钾在中性条件下氧化对硝基乙苯,能得到满意收率的对
硝基苯乙酮。
整个工作从1952年4月份开始,仅用了4个月的时
间,就打通了这条新工艺路线,得到了混旋氯霉素样品。
当时他们没有等待光学异构体分拆工艺的成熟就决定
以混旋体(疗效为氯霉素之半)先行投产,定名为“合霉
素” 。
沈家祥接着负责年产量为6吨的车间的设计和施工,
并使它于1955年4月正式投产。
一个复杂的化学合成方法的开发,一切从原料开始,
包括建立全新的氧化反应,到车间投产,整个历程不过化
了3年功夫,这个速度应该说是难得的。之所以取得这样
的成绩,应该说是沈家祥亲自动手,苦干、实干、巧干,
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55年夏天,沈家祥对氯霉素的合成工艺又进行了
一次卓有成效的改造。经过对催化剂的系统筛选和对反应条
件的细致观察,发现了以碳酸钙为载体的醋酸锰能有效地催
化和控制反应,使反应进行到对硝基乙酮含量达62%,然
后结晶析出,从而完成了氧气氧化法制取对硝基苯乙酮工艺
的发明。随后,他又完成了还原、水解等重大技术革新和旋
光体的分拆,使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得到很大改善。
这个氯霉素生产新流程(包括后来操作上的改进和提
高),经受住了30多年的时间考验,迄今仍然是世界上最
有竞争力的生产流程。
一、氯霉素(Chloramphenicol)概述
化学名: D-苏*-(-)-N-(( α-羟甲基)- β-羟基- β-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
乙酰胺
英文名:D-threo-(-)-N-(( α-hydroxymethyl)- β- hydroxy- β-p-
nitrophenethyl)-2,2-dichloroacetamide
H O H
N H C O C H C l 2
H C H 2 O H
O 2 N
C 1 1 H 1 2 C l 2 N 2 O 5
M o l . W t . : 3 2 3 . 1 3
在Fischer投影式中,两个相邻的手性碳原子上如有相同的原子或
基团,它们不在同一边的称为苏式,在同一边的称为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