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四川大学 医学免疫学课件 2 抗原.ppt

[生物学]四川大学 医学免疫学课件 2 抗原.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学]四川大学 医学免疫学课件 2 抗原

第二讲 抗原 完全抗原(抗原或免疫原) 半抗原(hapten)(不完全抗原) 半抗原+蛋白质载体=完全抗原 变应原 诱导机体产生超敏反应的抗原。 耐受原 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的抗原。 一 抗原决定基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因其通常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又称表位(epitope). 不同化学组成和构象的肽链可形成特异性各异的表位. 表位是抗原分子中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最小靶结构,其性质,数目,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一)根据表位的结构分类 1.线性表位 由连续排列的氨基酸残基所形成,又叫顺序表位. 蛋白质类抗原分子由APC加工处理成5~17个氨基酸的线性表位,结合MHC分子形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被T细胞特异性识别,又称T细胞表位. 2.构象表位 由序列上不连续的氨基酸残基在空间上通过折叠形成特定构象,又称非线性表位,可分布在肽链的不同部位,不连续表位. 一般天然蛋白质分子多含有构象表位,与BCR具有 易接近性,可被BCR识别,又称B细胞表位. (二)根据抗原决定基结合对象分类 T细胞表位:主要是线性表位,必须先被APC摄取加工提呈,与MHC结合形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才能被TCR识别. B细胞表位:主要存在于天然抗原表面,构象表位为主.可直接刺激B细胞,不需要APC的处理和提呈,由BCR识别. 根据B细胞表位在抗原分子中所处的部位,又分为 功能性表位:位于抗原分子表面,易与BCR或抗体结合,免疫优势表位. 隐蔽性表位:位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与BCR或抗体结合,可暴露于表面,成为功能性表位. 二 半抗原-载体效应 完全抗原同时含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能分别活化T细胞和B细胞. 半抗原必须与蛋白质载体耦联成半抗原-载体复合物,成为完全抗原后才能诱导免疫应答,产生抗半抗原抗体. 特点: 1.该效应的产生需要半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与载体蛋白特异性的Th细胞的参与. 2.半抗原与载体必须耦联或才能刺激抗半抗原抗体的产生. 3.B细胞与Th细胞的相互作用符合MHC II类分子限制性. B细胞即是APC,又是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 半抗原-载体效应 结论:载体不仅起运载半抗原的作用,并且具载体特异性。 三 抗原结合价 抗原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时,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特异性结合的抗原决定基的总数称为该抗原的抗原结合价. 半抗原只有一个B细胞表位,只能结合一个特异性抗体分子,为一价抗原. 四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两种抗原分子中带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 抗体与具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称为交叉反应. (二)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蛋白质的免疫原性强于其他。 2.分子质量:分子质量多大于1×104。 3.结构复杂性: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抗原表位能 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接近的程度。易接近性越好,免疫原性相对越强。 6.物理性状:颗粒性,聚合性强于可溶性,单体抗原。 二 宿主因素 (一)遗传因素:MHC是控制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 (二)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 免疫方式 1.抗原剂量 2.进入机体的途径 皮内皮下肌内腹腔静脉 3.免疫佐剂 异嗜性抗原:指一类与种属无关,广泛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 独特型抗原:TCR, BCR, Ig的V区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序列和空间构象,可诱导产生相应抗体,简称独特型. 佐剂的类型 1. 油性佐剂:石蜡、花生油 Complete Fruend’s adjuvant (CEA) 弗氏完全佐剂 Incomplete fruend’s adjuvant (IEA) 弗氏不完全佐剂 2. 矿物盐佐剂:氢氧化铝[AL(OH)3]; 3. 合成佐剂:双链多聚核苷酸 多聚肌苷酸、多聚腺苷酸、脂质体等。 丝裂原 与淋巴细胞表面丝裂原受体结合,刺激静止性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DNA合成增加,出现 有丝分裂. 超抗原(superantigen,SAg) 在极低剂量水平就能活化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并诱导强烈免疫反应的特殊抗原。 超抗原激活T细胞的特点 强大的刺激能力 无需抗原处理 与T细胞相互作用无MHC限制性 选择性结合TCR V β区 超抗原不仅可激活T细胞,而且可能诱导T细胞的耐受 超抗原的免疫识别位点分为两类:MHC结合位和TCRVβ区结合的T细胞表位 超抗原的类型 内源性:小鼠乳腺肿瘤病毒蛋白。 外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E;A群溶血性链球菌M蛋白等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