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思修第四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大思修第四章》课件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德治方略的重要步骤,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德治国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应自觉恪守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努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选择良好的道德行为,努力培养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大学生成长成功成材的重要方向。 内容结构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主观条件: 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主客体统一于生产实践—— 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最初的道德——风俗习惯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的特征 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继承性:人类社会代代相传 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 自律性:依靠人们自行约束个人行为 广泛性:在人类社会被广泛认同和遵从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认识功能: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明辩善恶; 调节功能:通过评价的方式,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道德影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的精神促进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 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4.资本主义社会 5.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中国道德传统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 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义、春秋。 (一)儒家 1.孔子 《论语》“仁”为核心,孝悌、忠恕 2.孟轲 “亚圣”孟子 性善说、仁义,强调道德修养的主观努力 3.荀况 ⑴著《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好利恶害 ⑵道德的起源是群居生活的写照 (二)墨家的伦理思想    墨子 《墨子》:提倡兼爱,同时打破等级观念,是古代功利主义开创者,提出判断善恶不仅要看效果还要看动机。 (三)道家    老聃:名李耳,著《老子》、《道德经》认为: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庄子:名庄周,持悲观厌世虚无主义态度 (四)法家——最高的行为准则是法    管子:著《管子》,认为道德于经济生活有密切关系,治国之道必先治民。    韩非:著《韩非子》,认为法制高于教化,夸大法制,忽视教育 汉至隋唐时期 封建伦理道德宗教化。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西汉 1.亲亲尊尊:君为一国之长;父为一家之长。 2.董仲舒:醇儒,著《春秋繁露》:提出三纲五常和 天人感应论。 3.王充:东汉,著《论衡》,认为礼仪之行在于知足 (二)魏晋南北朝:老庄玄学 道佛教盛行 原因:1.社会动荡     2.佛教自汉明帝传入中国 3.儒、道、佛三家思想调和,达到根本一致 (三)隋唐时期 1.韩愈 著《原道》 (1)提倡道德,批判佛教 (2)用博爱讲释“仁” (3)将人的性和情分为上、中、下三等 2.李翱 著《复性书》 (1)认为性情对立,性善(指人本性)、 情恶(指人的欲望) (2)主张排除欲望 宋元明至清代中期 (一)宋元明 1.王安石 文章《礼和论》《原性》《性情》 认为:性情本无善恶,而是人的感情欲望表现在行为上是否恰当,并决定其善恶。合理是好人、不合理则是恶人 2.张载,著《正蒙》提倡爱一切 泛爱思想:爱一切人,一切物 3.陈亮、叶适的伦理观 认为道德与功利密切相关,反对只讲动机不讲效果、只讲原则不讲利益的唯心主义 4.程颢 程颐 著《程氏遗书》 (1)认为封建伦理纲常即为天理 (2)修养之道在于“存天理去人欲” 5.朱熹:程朱理学的代表  著《四书集注》《朱子语类》 (1)把封建道德神圣、永恒化 (2)居敬、穷理——接触事物,要研究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