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系统能量流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学习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3)应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进行计算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 7.(2009·广东理基,51)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 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 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2006年重庆理科综合).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 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 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04上海,21)如果一个人事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食肉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 ) A 10千克 B 28千克 C 100千克 D 280千克 再见! *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必备知识梳理 回扣基础要点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 (1)能量的输入 输入 (2)能量的传递 ①传递渠道: 。 ②传递过程(挖掘教材) 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源头:太阳能。 ②起点:从开始 。 ③总能量: 。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能量的转化和散失 (散失) 中化学能: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太阳能 有机物中 光合作用 生产者 呼吸作用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化学能 热能 ATP 1.能量流动的过程 (1)图示(见教材) (2)析图: ①能量流动的源头: ②能量转化: ③流动形式: ④散失途径: ⑤能量散失的形式: ⑥箭头由粗到细: 太阳能 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呼吸作用,包括各个营养级自身的呼吸消耗 以及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以热能形式散失。 表示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 ⑦随营养级的升高,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越来越少。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1)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 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例如蜣 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 得了大象的能量。 (2)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 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 化的能量 来 源 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②流向下一营养级 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④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 植物残体以化学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即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去 路 提醒 ①最高营养级能量去路只有3个方面,少了传递给下一营养级这一去路。 ②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实质仍然是呼吸作用。 ③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 对位训练 1.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 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 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 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 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