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故事我的感受 典型故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型故事我的感受 典型故事

典型故事我的感受 典型故事 米脂贫困户自主脱贫的故事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从“等靠要”到“内生动力”??想要打赢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之外,更要激发贫困户内心深处的脱贫动力,增强其自主脱贫的信心和勇气,促使他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努力为改变现状拼搏奋斗。 “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在米脂,就有这样几名自主脱贫的贫困户,贫穷并没有吞噬他们的斗志,反而让他们浑身是劲儿。他们的脱贫小故事,不仅展示了自力更生的奋斗历程,也营造了脱贫光荣、自给自足的社会氛围。 80后李存周:农村也可以闯出一片天 “每年回来,都能看到村里的新变化,现在的农村不一样了!”就是这些喜人的变化,让今年33岁的李存周决定留下来,不再外出务工了。“只要人勤快,农村也好着了。”李存周说。 李存周是米脂县桥河岔便民服务中心七里庙村村民。从17岁开始,他就走上了外出务工之路,蒸过馒头、做过蛋糕、当过家电维修师傅??务工的地方从米脂到榆林,后来还去过内蒙古、深圳等地。李存周的父亲李长岩今年已经64岁了,而且是一名残疾人,母亲常新萍57岁,身体也不好,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比较艰苦,是村里的贫困户。“父母都老了,没人在身边照应,总是会担心他们,而且我外出打工也攒不了钱。”李存周说。考虑到这些因素,回家过年的李存周下定决心要在农村干出一番事业,他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的妻子告诉记者:“回村也挺好的,孩子放在老家不放心,带在身边又没法照料,这下都能兼顾了,而且我相信两个人一起奋斗,一定可以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既然决定留在农村,该干点什么成了李存周面临的首要难题。“像父亲一样继续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可能都不够家里的开支,肯定不能脱贫致富。”左思右想后,李存周为自己谋定了养殖脱贫的道路。一方面,在2015年,通过扶贫政策,家里建了羊圈,而且有一只种羊,有了一定基础;另一方面,养殖虽然辛苦,但效益也更好。说干就干的李存周当即用扶贫贷款的5万元买了20只羊,每天按时喂养,如今已经已翻了一倍,发展至44只。“我打算今年卖掉20只,预计能收入2万多元。”李存周开心地说。 养羊的同时,今年3月,李存周又盖了猪圈,并买了24只猪崽,预计今年全部出栏。“这两天我正盘算着再买一批猪崽,喂到过年前出栏,也能增加收入。”李存周满怀信心地 说。除了搞养殖,李存周还重新翻整了一些撂荒地,种上了玉米、西瓜、谷子、红葱等,有的用来喂猪羊,有的打算卖钱。 既种植又养殖的生活,让李存周每天都很忙碌。“儿子回来以后,觉得家里有希望了,我自己干活都感觉更有劲了。”常新萍开心地说。 在村里折腾了大半年的李存周一点都不觉得累,他一直计划着到年底先把政府的贷款全部还了。“国家的扶持政策好,那我们就要争气点,积极谋生路,早点过上好日子。”李存周说,现在自己搞小型养殖,积攒了一些经验,以后想建一个大型养殖场,干一番事业,彻底扎根农村。 桃农张秀艳:“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了” 凌晨4点半起床,简单收拾吃点饭,匆忙赶到桃林里摘两筐桃,拿到村头的固定交易点卖桃??这是米脂县印斗镇马家铺村农民张秀艳的日常生活。农历5月以来,她一个人每天穿梭于桃林与市场之间,生意好时,一天要往返好几趟,这样的日子还将持续至农历7月底。“我这一年的收入就靠卖桃的这段日子挣呢,习惯了就不觉得辛苦了。”张秀艳朴实地说。 今年55岁的张秀艳是该村的贫困户。过去的她,一直靠天吃饭,家里的15亩地都种的是玉米、马铃薯、谷子等传统农作物,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够家里的日常开支。2013年,恰逢村里开始集体栽植桃树,看到其他栽植桃树的村民效益还不错,张秀艳和丈夫也栽植了300多棵桃树,期盼通过种植桃树脱贫致富。 不幸的是,张秀艳的丈夫在栽上桃树不久后,在医院检查出骨髓瘤,一年以后便去世了。“桃树栽活了,人却没了,还有什么意思。”回忆起当时的情境,张秀艳显得有些伤感。失落了一段时间,张秀艳重新打起精神,将注意力都放在桃树的日常管理上。每天早上天一亮,她就跑到桃树地里,中午回来吃个饭,休息一下,下午继续去地里,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一年四季都如此,忙得团团转。“从正月开始,桃树就要经过修剪、追肥、打药、疏花、疏果、锄草、采摘等步骤,而且家里只有我一个人干活,就要比别人更勤劳,才能管理好桃树。”张秀艳说。虽然每逢桃树剪枝时,她一个人又拉又剪,不仅辛苦,效率还低,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来没有放弃。 经过几年的精心管理,埋头苦干的张秀艳终于迎来了桃树的盛果期。去年她通过卖桃收入了近2万元。“以前家里米、面、油、衣物等吃穿用度都不充足,现在再也不用为此发愁了。”张秀艳高兴地说。因为前些年的辛劳,再加上年龄所致,张秀艳也被脊椎增生、腰间盘突出等病痛缠身。今年,她自己只管理80棵桃树,其余的都外包了出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