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病毒技术PPT课件
第5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 脱病毒技术;概念:所谓快速繁殖,就是将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和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个体的方法。
特点:繁殖速度快;使用材料少,生产效率高,省时省工;可大量繁殖脱毒苗;利于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交换等;节约空间,不受季节限制,有利于植物的工厂化生产;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不受病虫害侵害。;快速繁殖过程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无菌培养物的建立、芽的增殖、诱导生根和试管苗的驯化和移载。;5.1.1 无菌培养物的建立
初代培养:进行离体繁殖时首先必须建立的无菌培养物。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无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室无菌状态。
(2)条件合适:合适的外植体;合适的培养基;适宜的培养条件。
(3)技术过关:要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4)防止褐变:外植体褐变是指在接种后,其表面开始褐变,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褐变的现象。它的出现是由于植物组织中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将酚类化合物氧化成醌类物质,它们多呈棕褐色,会抑制其它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所接种外植体的培养。;褐变的主要原因
①植物种类和基因型 由于多酚氧化酶活性上的差异,不同品种间的褐变现象是不同的。
②取材部位和生理状态 处于幼龄期的植物材料褐变程度较浅,而从已经成年的植株采收的外植体,由于含醌类物质较多,因此褐变较为严重。
③培养基成分 无机盐浓度过高、细胞分裂素的水平过高等都会刺激某些外植体的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使褐变现象加深。
④培养条件不当 如果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培养时间过长等,均可使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从而加速褐变程度。;减轻褐变现象发生的方法
①选择合适的外植体 一般来说,最好选择生长处于旺盛的外植体,这样可以使褐变现象明显减轻。
②合适的培养条件 无机盐成分、植物生长物质水平、适宜温度等均可以减轻材料的褐变现象。
③使用抗氧化剂 在培养基中,使用半胱氨酸、抗坏血酸、PVP等抗氧化剂能够减轻很多外植体的褐变现象。另外,使用0.1%-0.5%的活性炭对防止褐变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④连续转接 对容易???变的材料可间隔12~24h的培养后,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这样经过连续处理7-l0d后,褐变现象便会得到控制或大为减轻。;(3)诱导胚状体形成
是由植物器官、组织和细胞培养直接发生类胚结构,最后以肧状体成苗的方式。在组织培养条件下胚状体的发育过程类似于合子胚的发育:细胞经脱分化后,发生持续细胞分裂增殖,并依次经过原胚期、球形胚期、心形胚期、鱼雷形胚期和子叶期,进而成为成熟的胚状体。
肧状体途径优点是增值率高,同时具胚根和胚芽,免去生根一步;可用于制作人工种子,便于运输和保存。缺点是肧状体成苗率低,遗传性状不稳定。;5.1.3 诱导生根
MS、B5、White等培养基,都可用于诱导生根,但是其含盐浓度要适当加以稀释,它们都抑制根的发生。应将它们降低到1/2,1/3或1/4,甚至更低的水平。
生根培养基适当加大生长素的浓度,不用或少用细胞分裂素,生长素浓度在1-10mg/l,使用较多的是NAA,其次为IAA和IBA。
培养基中蔗糖的浓度降低到1.0-1.5%,以增强植株的自养能力。培养基不宜过硬以免影响生根。
为提高小植株的光合能力,可将光强度增加到3000-10000lux。;5.1.4 试管苗的驯化和移栽
驯化或炼苗:为了适应移栽后较低湿度和较高光强等环境条件,能顺利进行自养,必须有一个逐步锻炼和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叫驯化或炼苗。
;移栽前的练苗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开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d,让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或培养基中加入矮壮素等生长延缓剂等。使苗长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2d,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移栽和幼苗的管理;5.1.5 快速繁殖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遗传稳定性
外植体的来源:不同种、同一种的不同品种以及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发生变异频率不同。
继代培养:继代培养的时间和次数是造成变异重要因素。
再生植株发生方式:茎芽直接增殖、外植体直接形成不定芽方式或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方式,变异率依次增强。
植物生长物质:是诱导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2)玻璃化现象
定义:当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
特点:外观形态有明显异常;体内含水量、矿质元素、糖类、纤维、蛋白质等基本成分含量有变化,一些酶活和内源激素含量有变化。;影响玻璃化苗发生的因素:
培养材料:材料种类和外植体不同都有影响。
环境因素:液体培养比固体培养更易玻璃化;蔗糖浓度与玻璃化呈负相关;通气不良;温度过高等都可导致玻璃化。
培养基成分:铵离子过多可致玻璃化;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