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玻尔理论与电子云的概念。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与核外电子结构。
3、了解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4、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价键理论。
5、了解主要晶体特征与性质。; 9-1 原子结构(Atomic Structure) ;一、电子(Electrons) ;二、?粒子散射实验和核型原子;在研究低压气体放电时,发现有带正电的质点存在,这主要是阴极射线碰撞气体分子或原子,使他们失去一个或几个电子,而成为相应的正离子,他们朝阴极移动——阳极射线。H+是一个带正电的基本粒子——质子。;四、X-射线(X-ray)和核电荷;五、中子(Neutron); 9-2 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理论 ;二、玻尔理论 ;9-3 电子云的概念 ;运动状态用波函数?来描述,微观粒子在空间某点出现的概率密度用?2表示。
求解薛定谔方程得到波函数?,?(n,l,m,x,y,z)有6个参数,其中x,y,z是空间三维坐标的位置,n,l,m量子数表示电子轨道的空间形状与取向。
S电子——在各方向上出现的几率相同,电子云呈球形(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
P电子——呈哑铃形,有三种不同的空间取向PX,PY,PZ三个轨道
d电子——呈四瓣梅花形,有五种不同取向 五个轨道
f电子——复杂 七个轨道
;三、四个量子数;2、角量子数l
——决定电子空间运动的动量,以及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
对于一定n值,l=0,1,2,3,4….n-1,用光谱符号s,p,d,f,g
l表示电子的亚层或能级,如n=3,l=0,1,2分别表示3s ,3p ,3d
l值越大,亚层能级越高,即E3dE3pE3s
在描述多电子原子体系的能量状态时,需要用n,l.;3、磁量子数m
——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取值受角量子数l限制,m=0, ?1, ?2, ?3,……?l,共2l+1个值
表示电子云(原子轨道)有几种伸展方向。;9-4 原子核外电子结构;2、屏蔽效应 ;?相当于被抵消的哪部分核电荷,?越大,电子能量增高。
1)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作用较大;
2)同层电子屏蔽较小;
3)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的屏蔽不予考虑。;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 ;;s 区—ns1-2 p 区—ns2np1-6(He无p电子)
d 区—(n-1)d1-10ns1-2 (Pd无 s 电子)
f 区—(n-2)f1-14(n-1)d0-2ns2;9-5 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二、电离能和电子亲和能;变化规律:
(1)同周期主族元素, Z*上升 I上升(异常点:半充满轨道较稳定。
(2)同周期副族元素,Z*增加不多 I增加不如主族元素明显
(3)同一主族从上到下 ,Z*增加不多,半径r上升 I下降, 金属性增加
(4)同一副族,变化不规则;三、电负性(X);9-6 离子键 ;一、离子键的形成 ;二、离子键的性质 ;二、离子键的性质 ;三、离子的结构 ;三、离子的结构 ;四、离子键强度 ;9-7 共价键 ; (1) 形成共价键时是成键原子的外层电子轨道及其电子参与成键,共价键数与成单电子数相同——共价键的饱和性。
(2) 原子轨道发生重叠时,总是尽可能最大程度重叠,以使体系能量最低——共价键的方向性
如p, d, f,轨道成键时,以键轴(头碰头)方向重叠; 3、共价键的类型 ;(2)?键:原子轨道沿键轴“肩并肩”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重叠程度小于?键,键能、稳定性较小,易于参与反应,如有机的烯烃; 二、杂化轨道理论; 2、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 SP杂化与结构;【如】BeCl2 Be:2S2 2S1 2P1 (SP杂化),与Cl原子的3P未成对电子形成?键:; SP2杂化及分子结构 ;【如】BCl3
硼与三个氯原子形成三个SP2—P ?键; SP3杂化及分子结构 ;不等性杂化及分子结构 ;“V”字型,两对孤对电子,O-H键受更大的排斥 键夹角减小
;;9-8 分子间力和氢键 ; 1、分子间的极性和偶极矩 ; 2、分子的变形性 ; 3、分子间力 ; (1) 取向力
作用对象:发生在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之间
作用本质:极性分子,具有偶极(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两个极性分子相互靠近时,偶极相互作用: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取向力
作用结果: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 (2) 诱导力
发生在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之间,
以及极性分子-极性分子之间 ;诱导力; (3) 色散力
非极性分子的“瞬时偶极矩”相互作用的结果
瞬时偶极矩的产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