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控制理论 自考 习题解答第7章设计及校正
设计与校正
7—1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型别Ⅰ、开环增益0.16K。
由静态指标确定K值以及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
,取,得,
动态校正前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动态校正前的相角裕量:
计算穿越频率
利用幅频特性折线近似计算各频段的幅值公式为
由
计算相角裕量
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参数:
求超前角:
计算:
由
得
取超前网络的最大超前角频率为校正后系统的穿越频率(此时产生的校正角度最大),而超前网络在对应最大角频率时的幅值为 (dB),所以有存在,由此得:
超前校正网络的形式为
校验:
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
计算校正后的系统超调量:
系统经校验后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7—2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型别Ⅰ、开环增益0.16K。
(1)由静态指标确定K值以及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
,取,得,
动态校正前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动态校正前的相角裕量:
计算穿越频率
利用幅频特性折线近似计算各频段的幅值公式为
由
计算相角裕量
计算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
根据校正前的系统相位条件计算校正后系统穿越频率的取值
计算
计算T
为使校正网络的滞后特性对校正后系统的相位影响足够的小,故取校正网络的一阶微分环节的转折频率为
滞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校验
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由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计算公式
得: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
计算校正后的系统超调量:
系统经校验后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7—3
[解]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系统型别Ⅰ、开环增益K。
(1)由静态指标确定K值以及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
,取。
动态校正前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动态校正前的相角裕量:
计算穿越频率
利用幅频特性折线近似计算各频段的幅值公式为
由
计算相角裕量
系统不稳定。
计算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
根据校正前的系统相位条件计算校正后系统穿越频率的取值
计算
计算T
为使校正网络的滞后特性对校正后系统的相位影响足够的小,故取校正网络的一阶微分环节的转折频率为
滞后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校验
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计算校正后的穿越频率:
由校正后系统的幅值计算公式
得:
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
系统经校验后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2)系统校正后的穿越频率小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系统的稳定程度增加,但调节时间变长。串联滞后校正装置是通过减小穿越频率,利用被控对象原有的低频特性来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的。
7—4
解:
绘制的根轨迹:
根轨迹如图所示。
显然根轨迹过ζ=0.5等超调线,所以该系统只需进行静态校正以满足对静态指标的要求。
题7-4图
计算满足动态指标要求的主导极点位置以及根轨迹增益的取值
系统特征方程为: (1)
由得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主导极点位置为,则根据希望主导极点的位置得系统希望特征方程为:
由(1)、(2)得待定参数的计算方程为:
主导极点的位置为,根轨迹增益的取值k=0.018。
确定系统满足动态指标要求的系统开环增益
计算滞后校正网络的参数
系统希望开环增益为
则需要加入滞后校正装置,使零极点在原点附近以构成偶极子,从而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
加入校正装置后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由此可得:
选择极点的原则是越靠近虚轴,则零极点越接近,对系统的动态指标影响则越小,但对系统的稳定性不利。所以一般只要保证滞后校正装置的滞后角不大于3°,则可以认为对系统的动态指标的影响可以忽略。
根据经验取
校正滞后网络对原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程度
校验滞后角
滞后校正装置的滞后角较小,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可以忽略,则校正后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7—5
解
(1)根据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绘制根轨迹,确定主导极点是否通过动态指标希望区域
极点:0,0,-10;
零点:-1
渐近线:(-4.5,±90°)
由ζ=0.75得满足动态指标的扇形区域的夹角为tg-1ζ=41.41°,所以原根轨迹没有通过该区域,需要加入串联超前校正。
题7-5图(1)
该系统既有静态指标要求又有动态指标要求,故可采用先静态后动态的超前校正方法实施动静态校正。
(2)校正装置形式的选择
选择校正装置为
。
该校正装置的加入,对系统的开环增益没有影响,故不改变系统的静态特性。
确定满足静态性能指标的开环增益k的取值和校正后系统传递函数的形式:
开环增益k=kv=15,根轨迹增益k*=150β。
满足静态性能指标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选择满足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主导极点位置为:
主导极点在s平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题7-5图(2)
(5)确定超前网络参数
因为s1在校正后的根轨迹上,所以
满足校正后的根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腹部肿块诊断及鉴别诊断.ppt
- 腹主动脉夹层诊治新进展(张源明讲课).ppt
- 膜分离技术 概述与基本原理.pptx
- 膨胀机原理,基本构造,主要参数控制及意义。.doc
- 腹腔镜仪器、器械的使用与保养及常见故障的处理.ppt
- 膀胱癌腔内即刻灌注与全身化疗的临床问题(中国,欧洲,NCCN指南复习).ppt
- 自体血液回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喀什.ppt
- 自信及自卑主题班会2014.11.24.ppt
- 自主游戏中儿童行为观察及评价.ppt
- 自信是成功基石ppt777.ppt
- 济宁市金乡县王丕街道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汇总2025 .pdf
- 小学生养成课件.pptx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pdf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5-2026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 河源市2025年普法无纸化考试答案练习题 .pdf
- 洪洞县国企招聘考试真题题库2025版 .pdf
- 河南省洛阳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河南省新乡市高职单招2025-2026学年综合素质模拟试卷及答案.pdf
- 2025年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