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理139页ppt课件
并发症 导管气囊破裂:常见于反复使用的导管,气囊弹性丧失所致。气囊破裂后致使肺动脉嵌入压指标丧失,且可能由于再次的气囊充气造成气栓形成。 注意点:气囊充气最大量不能超过1.5ml 并发症 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由于置管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及导管维护中的污染而致直接的血行污染,临床中可见病人出现高热、寒战,甚至败血症。与置管时间有密切关系,时间越长,其发生率越高 注意点:术中及术后操作的无菌要求必须强调,皮肤插管处伤口每日换药1次,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心导管留置时间以最多不超过72h为佳,以防止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并发症 肺栓塞:由于导管头端充胀的气囊长时间嵌入肺动脉或插管时导管在肺动脉中多次移动所致 注意点:置管术中掌握一定的操作熟练技巧且必须注意导管气囊充胀的时间问题,一般不主张持续气囊充气,而以肺动脉平均压做为临床持续监测指标,它间接反应了肺动脉嵌入压的改变。 并发症 导管堵塞或肺动脉血栓形成:多见于有栓塞史及血液高凝状态的病人 注意点:应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心导管各腔以每小时1次的肝素盐水冲洗,并注意心内压力图形改变,保持心导管通畅 并发症 肺动脉破裂:见于肺动脉高压、血管壁变性的病人,由于导管在肺动脉内反复移动、气囊过度充气所致 注意点:气囊内保持予适当的充气量并严密监测肺动脉压力改变 并发症 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打结:因导管质软、易弯曲、插入血管长度过长时发生 注意点:监测导管置入长度及心内压力图形改变,发现扭曲应退出。如已打结,可用针丝插入导管内解除打结退出,如不奏效,只好将结拉紧,缓缓拔出 护理 1.保持管道通畅:肝素6250IU稀释到0.9%的生理盐水500ml中进行冲洗,常规维护导管肝素液冲洗为每小时1次 2.保证数字准确:每次测量全套血液动力学指标前,为保证数值的准确性,应冲洗各管腔1次。 3.测量pcwp1.5ml 4.预防感染 5.拔除导管应该在监测心律、心率的条件下进行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PiCCO)技术 PICCO技术 采用热稀释法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并分析动脉压力波形下面积与CO存在一定的关系,来获得连续的CO 从中心静脉导管注水,在主动脉内测量温度-时间变化曲线,因而能测量全心的相关参数,而不是以右心来代表全心 同时测量动脉压和CO,因而能连续反映外周阻力 温度稀释法受肺血管外水的影响,而染料稀释只受血管内水、不受血管外因素的影响,早期PICCO采用双指示剂法(温度和染料)测量全心舒张末容积,血管外水等参数,在大量数据支持下发展成只需要温度测量,也可以得到这些参数的单指示剂法。 增加的前负荷容积相同: ? EDV1 = ? EDV2 但是: ? SV1 ? SV2 EDV SV SVV small SVV large ? EDV1 ? EDV2 ? SV1 ? SV2 前负荷变化(?EDV)会导致每搏量的改变(?SV),改变程度与病人个体的Starling曲线有关。对容量反应良好的病人,其Starling曲线处于直线阶段,有较高的每搏量变异(SVV)。 监测前负荷:SVV(每搏变异量Stroke Volume Variation) 判断增加前负荷是否会引起心输出量的增加 SVV = Stroke Volume Variation 每搏变异量 由于机械通气能够造成胸腔压力更大的变化梯度 在呼吸周期中胸腔压力的变化可以导致心搏出血量的改变,并在血压、脉压、主动脉血流速度等参数中表现出来,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脏的容量状态 容量反映值 SVV / PPV 反映前负荷 监测前负荷 SVmax SVmin SVmean SVmax – SVmin SVV = SVmean PiCCO的临床应用 肺水指标: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EVLW Pulmonary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dex: PVPI (EVLW/PBV) Normal ranges Parameter Range Unit CI 3.0 – 5.0 l/min/m2 SVI 40 – 60 ml/m2 SVRI 1200 – 1800 dyn*s*cm-5*m MAP 70 – 90 mmHg GEF 25 – 35 % CFI 4.5 – 6.5 1/min HR 60 – 90 1/min GEDVI 680 – 800 ml/m2 ITBVI 850 – 1000 ml/m2 SVV ? 10 % EVLWI 3.0 – 7.0 ml/kg PVPI 1.0 – 3.0 内容 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基础 有创监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新课标数学六年级下册《自行车里的数学》PPT课件.ppt
- 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7000字.doc VIP
- 2023年4月河南省考公务员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doc VIP
-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程》教学课件 Unit 1 Writing Foundation.pptx VIP
- AI+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流程.pptx VIP
- 口腔颌面部解剖(淋巴).ppt
- 9A文孟洪涛谈威科夫交易法.pdf
- GBZT201.2-2011 放射治疗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 第2部分: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机房.pdf
- 详细解读2021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