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体血脂代谢及其调节的意义生理与疾病
血脂代谢及其调节 一、构成身体的脂质 基本结构 亲水性 主要生理功能 脂肪 磷脂 胆固醇 疏水 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 储能、维持体温恒定、 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合成部分激素和维生素的原料 R3 H2C 二、什么是血脂? 血液中的脂质称为血脂,它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 2、脂蛋白的种类 密度 颗粒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2、脂蛋白的种类: 颗粒 大不 易进 入动 壁脉 不是 危险 因素 VLDL主要在肝细胞合成,是运输内源性三酰甘油的主要形式。VLDL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等脂类,其中TG占50%左右,蛋白质部分包括apoB100, E等。肝脏合成的VLDL分泌入血后,从HDL获得apoC,其中的apoCⅡ激活肝外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LPL。VLDL的三酰甘油在LPL作用下逐步水解。而VLDL中余下的磷脂、ApoE、C转移给HDL,HDL中的胆固醇酯又转移到VLDL。VLDL颗粒逐渐变小,其密度逐渐增加,转变为IDL,肝细胞膜apoE受体可与IDL结合,因此部分IDL为肝细胞摄取代谢。小部分IDL则转变成LDL继续进行代谢。 人血浆中的LDL是由VLDL转变而来,是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的主要形式。LDL中主要脂类是胆固醇及其酯,载脂蛋白为apoB100。肝是降解LDL的主要器官,约50%的LDL在肝降解。肝细胞表面有特异能结合LDL的LDL受体。LDL受体广泛分布于肝、动脉壁细胞等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膜表面,特异识别与结合含apoE或apoB100的脂蛋白,LDL在血中可被肝及肝外组织细胞表面存在的apoB100受体识别,通过此受体介导,吞入细胞内,与溶酶体融合,胆固醇酯水解为游离胆固醇及脂肪酸。游离胆固醇对细胞内胆固醇的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①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HMGCoA reductase)活性,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②激活脂酰CoA胆固醇酯酰转移酶(acyl CoA:cholesterol acyltransferase,ACAT)使胆固醇生成胆固醇酯而贮存;③抑制LDL受体蛋白基因的转录,减少LDL受体蛋白的合成,降低细胞对LDL的摄取。 除LDL受体代谢途径外,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细胞也可摄取LDL(多为经过化学修饰的LDL)。 HDL主要由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有逆向转运胆固醇的作用,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HDL中的载脂蛋白含量很多,包括apoA、apoC、apoD和apoE等,脂类以磷脂为主。HDL 按密度大小可分为HDL1、HDL2及HDL3。 HDL分泌入血后,新生的HDL为HDL3,一方面可作为载脂蛋白供体将apoC和apoE等转移到新生的CM和VLDL上,同时在CM和VLDL代谢过程中再将载脂蛋白运回到HDL上,不断与CM和VLDL进行载脂蛋白的变换。另一方面HDL可摄取血中肝外细胞释放的游离胆固醇,经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LCAT)催化,生成胆固醇酯。此酶在肝脏中合成,分泌入血后发挥活性,可被HDL中apoAI激活,生成的胆固醇酯一部分可转移到VLDL。通过上述过程,HDL密度降低转变为HDL2。HDL2最终被肝脏摄取而降解。 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 血脂水平升高达一定程度时即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按血浆脂蛋白异常,可将高脂血症分为以TC升高为主、TG升高为主和混合型。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者为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按脂蛋白升高的类型不同分为6型。继发性者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胰腺内分泌激素异常)、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胆固醇代谢异常、激素代谢异常)、肝脏疾病和药物因素如应用噻嗪类利尿药等。 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思想,你能否猜测出脂蛋白具有怎样的功能吗? 运输脂类物质,与血 脂的代谢关系密切 他汀类(1) 作用机制:竞争性抑制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 还原酶(HMG-COA还原酶),使肝脏内源性 胆固醇合成减少。 降脂效果:主要降低TC、LDL-C,兼降TG,轻度 升高HDL-C。 种类: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 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现代中药血脂康(主要成分为洛伐他汀) 现有他汀降低 LDL-C 水平 30%- 40% 所需剂量(标准剂量)* 药物 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