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_1
PAGE
PAGE 1
再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林毅夫 李永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No.C2001011 2001年11月30日
再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林毅夫 李永军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71
简介:本文首先总结前一时期国内关于二板市场讨论中的各种观点,并对二板市场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最后文章再一次探讨我国二板市场的前景问题。文章认为,我国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特征使得我国现阶段不可能产生足够多能够在长期中持续、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企业,因此我国二板市场缺乏合格的上市企业资源。
关于拟议中的我国二板市场的前景问题,我们曾经专门著文进行论述。在“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参见林毅夫、苏剑(2000))一文中,我们指出,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发展阶段,资本和知识双重密集的高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并不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因此一个主要以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二板市场在短期内难以有所作为。文章发表后,我们收到了一些反对意见比如,《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月26日的文章“
比如,《经济学消息报》2001年1月26日的文章“评林毅夫、苏剑‘论二板市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一文。
文章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对前一时期讨论中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第二部分则针对第一部分中的问题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分析框架;最后,第三部分再一次深入探讨我国二板市场的前景问题。
一、关于二板市场问题的主要观点
为了总结前一时期国内各界对二板市场问题的讨论,我们首先将这些讨论大致划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讨论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或者说二板市场的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第二类讨论则集中探讨二板市场相关的制度建设问题,包括上市、监管到退市等市场制度的安排。两个类别的讨论相互关联又各有侧重。由于本文所讨论问题的特点,我们所关注的主要是第一类别的问题,仅仅在必要时才涉及第二类别问题的讨论。
在第一类别的讨论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我国即将建立的二板市场的定位问题,即这个市场主要以哪些企业群体为服务对象。最初,多数意见将二板市场与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联系在一起。之后,一些意见认为成长性才是二板市场上市企业的关键特征,因此主张将上市企业定位为包括高科技型企业在内的所有具有潜在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作为一种补充,一种观点主张,由于深沪两地股市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拟议中的二板市场应该更多地向民营企业开放。这种观点甚至主张二板市场应该向所有不能在深沪主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开放。
尽管如此,在支持建立二板市场的观点方面,迄今为止的主流观点多数仍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来论述建立我国二板市场的必要性。按照这种观点,(1)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是决定我国经济未来发展速度的关键因素,至少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资金不足问题已经严重地束缚了我国现阶段高科技产业的发展;(3)为了解决高科技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必须发展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风险投资为处于创业过程初级阶段的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二板市场的建立则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和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高科技企业继续融资提供方便。
关于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可行性和市场前景问题,主流的观点包括,(1)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我国二板市场并不缺乏合格的上市企业资源;(2)二板市场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可以通过完善市场制度来矫正,这可能包括保荐人责任的加强、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更加严格的退市制度等;(3)由于二板市场上市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这就减少了国家对市场施加过多行政干预的可能性,增加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空间,有利于我国二板市场的良性发展,等等。
上述支持二板市场建立的观点又与一种对我国金融制度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方向上的判断联系在一起。这种判断认为,与发达国家正在或已经发生的经济变革相类似,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将逐渐为资本市场所代替,或者说,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方式将逐渐为以股票、债券发行为代表的直接融资方式所代替。建立二板市场将在层次上使我国的资本市场更加完善,因此符合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比如《中国证券报》2000年7月14日文章
比如《中国证券报》2000年7月14日文章“有关专家指出创业投资体系弥补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缺陷”和该报2000年12月29日文章“现代金融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与支持的观点相对立,反对建立二板市场或对即将建立的二板市场持审慎态度的观点则大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认为现阶段我国建立二板市场的缺陷不是仅仅通过完善二板市场制度建设就能够解决的问题。
这正是本文作者所持的观点。我们认为,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二板市场短期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IS E1203-2007 合成钢轨枕.由纤维增强泡沫聚氨酯制造.pdf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doc
- 桂科版2025 七下主题二任务二 在线学习新变革 课件.pptx VIP
- 雅马哈PS400使用说明书.pdf
- 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测试题库298题(含标准答案).pdf VIP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营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docx
- 艾滋病职业暴露的课件.ppt VIP
- 在XX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交流研讨发言范文.docx VIP
- 市政道路工程全套验收报验资料及检测.docx VIP
-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