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课程论分析.docVIP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课程论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课程论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成因课程论分析   摘要:在对“职业倦怠”进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公共性、政治性、政策性等课程特征入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分析,以期在课程论的层面上寻找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职业幸福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课程论      “职业倦怠”是对英文“burnout”的翻译,在《朗文当代英文词典》中,“burnout”有两层含义:① the time when a rocket or jet has finished all of its fuel and stop operating;② a state in which you have ruined your health by working too hard.从中我们可以看到,“burnout”在英文中本意是描述事物能量用完之后的停滞状态。引申意是指因为过渡工作而导致人体健康损坏的状态。当然这其中的健康既包含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职业倦怠”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意指从事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通过辞源学的拷问及对学者研究的总括,可知“教师职业倦怠”简言之就是个体因不能有效地缓解工作压力而导致的身心疲惫状态。这里我们要追问一句:是什么引发了职业倦怠?这种倦怠的实质是什么?作为职业倦怠起因的“压力”是一个中性词,压力既可以带来积极的后果,也可以导致消极的效应。压力的结果究竟是积极还是消极关键要看承受压力主体的主观期望与客观效果能否长期基本达成一致,如果回答是肯定的当然压力就成为动力,形成职业幸福、推动职业发展;否则压力就会带来消极后果,形成职业倦怠、阻碍职业发展。教师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学者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试从课程论的层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进行初步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又常常被称为公共课、政治课或政策课,公共性、政治性和政策性特征本身蕴含着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可能。   一、公共性职业倦怠   与高校的其他课程相比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即所有专业、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要上的课,是一门普及性的课、关乎基本素质的课。这种课程性质一方面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上的面宽:以“基础课”为例,从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到日常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心理调适方法要面面俱到;另一方面体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的浅显,要理、工、农、医、文、史、哲等所有专业的学生都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从理论深度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计有别于专业课。   内容的面宽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比专业课教师更广的知识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一门课程中的任一章的内容都可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供专业课老师进行终身研究。即使要对这么多领域有一个粗浅的理解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要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仅有粗浅的了解就可以胜任的。同时,理论浅显、甚至大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或以前的学习中就曾经接触过的,使得学生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什么好学的。但事实上学生并不完全理解这些理论,于是出现了看起来都会问起来都不懂的现象。彻底解决这种“夹生饭”现象,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运用透彻的理论去说服学生,使他们对问题的认识由“是什么”的层次转变为“为什么”的层次。可见这看似“浅显”的背后又要求教师有较深的理论功底。问题到这里并没有止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很多内容与现实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解析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这些理论阐释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读“书”的同时还要读“生活”,只有同时读好这两本“书”,其理论才能彻底说服学生,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上好课就要比专业课教师多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与精力,可是结果又怎样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或英语,这不能不说是对教师辛苦付出的最直接的打击。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其实不然。目前,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上对择业、就业等问题的考虑,学生也变得十分务实。由于两课对自己今后找工作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加之它不像英语、计算机那样有硬性的指标要求,因而尽管心理上觉得有用,行动上还是忽视了它。   另外,在学校的管理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使用基本相同的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