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与中文系天职.docVIP

“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与中文系天职.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与中文系天职

“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与中文系天职   “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从8月开始,不管是出入机场的候机大厅,还是乘坐出租车穿梭于城市之中,甚至只是在高档写字楼的电梯间等电梯的间隙里,人们都会看见这句意味悠长的短句醒目地印制在一张明红底色的宣传海报上,而海报的左下角那四根门柱耸立的古罗马式建筑正是华东师大校内最古老的建筑――原名“群贤堂”的文史楼。原来,这是一张庆祝华东师范大学建校60周年的宣传海报,简单的宣传语,简单的建筑一角,并不华丽浩大甚至不算太喜庆,可是却已经准确无误地传达出了这所高校的精神核心――人文精神。而海报上的文史楼正是这种精神的物化丰碑――自建校以来,吕思勉、施蛰存、王元化、许杰、徐中玉、钱谷融等一大批人文学科的泰斗都曾在这里执教,这里是华东师大的文脉之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它早已不仅仅是中文系的符??建筑,更是华东师大人文精神的发源地。      “华东师大不是全国第一流的大学,但‘华东师大作家群’是全国唯一的。”   ――王晓玉      在上海的四大高校里,论综合也许华东师大并不算领头拔尖的,可是在上海的文化界特别是文学界,华东师大的名头却是响当当的,而说到这个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华东师大作家群”,因为他们或意气阔达或温婉细腻的文字,使得这校园里的一草一木都成了诸多文学作品里的经典场景,甚至让“丽娃河”这条校内的小河成为了各地文学青年们心中的朝圣地标。   “华东师大作家群”其实早有传统,但真正得以冠名,还要追溯到1995年前后,根据前华东师大出版社总编辑王铁仙的回忆,最早是因为1995-1996年华东师大出版社推出了一套5本的本校中文系6位校友作家的选本的缘故。这套丛书是当时出版社的副总编阮光页提出的选题,而阮光页正是本校著名的“中文系七七级”的学生。他的那个年级,拥有赵丽宏、王小鹰、孙?、陈保平和陈丹燕等作家,而他们中的很多在求学时就写了一些作品,其中孙?、赵丽宏、王小鹰更是在进校前就已发表了很不错的小说和诗歌,早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家、诗人了。就是这一批学生,在校时就勤于创作、百花齐放;毕业后的十余年中依旧新作不断,仍是一派方兴未艾的样子。于是1994年,作为编辑和同学的阮光页忽然想到:何不让他们各自编一本近作,集中推出,以形成一种景观呢?继而想到校友中沙叶新、戴厚英等人更是久负盛名的作家,一时虽不及细想,但已产生了“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概念,于是决定先限于“校友”范围来着手编辑这套丛书。之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这套丛书推出之后,意料之中地得到了上海文学界以至社会各界的瞩目,人们很快认可了这个作家群体的冠名,因为它的确名副其实。于是出版社便开始进一步“名正言顺”地充实这个概念,先后加入了比沙叶新更年长的鲁光,加入了同是七七级的周佩红,加入了比七七级还要年轻些的李其纲和徐芳……   前辈们的积累加上后辈们的勤勉,再加上出版社有意识的归总,“华东师大作家群”的成员组成可谓群星璀璨,作品更是精彩纷呈:施蛰存是中国现代心理小说的代表作家;格非是与苏童、余华并列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戴厚英的长篇小说《人啊,人!》是新时期文学的代表作品;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等话剧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的反响;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在当时与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一起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品;刘观德的《我的财富在澳洲》与北方的《北京人在纽约》一起,成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品;赵丽宏的散文、王小鹰的《你为谁辩护》、王晓玉的《紫藤花园》、陈丹燕的《独生子女宣言》《上海的金枝玉叶》等作品均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入围第6届茅盾文学奖并获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与莫言《檀香刑》分享此项殊荣……可以说,“华东师大作家群”的耀眼之处不仅在于一校拥有知名作家最多,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拥有的是一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都可以留下影响的作家。   提起当年作家群的盛况,如今已退休在家的王晓玉很有感怀,她说:“华东师大不是全国第一流的大学,但‘华东师大作家群’是全国唯一的。这是一个文化现象,可以作为理论问题探讨,而讨论这个作家群的文化现象的关键是如何延续下去。”王晓玉还认为,“华东师大作家群”这个群体跟别的群体不太一样:他们一方面形成群体,一方面身上却有一种独特的气韵。首先是有骨气,第二是很正派,长骨头也长肉,有肉还有心。“徐中玉先生,90多岁了,形也好,神也好,照样站得腰板笔直。还有钱谷融先生,柔性在外,刚性其中。他们身上的那股气韵就是华东师大的那股气。”虽然自己早已为人师多年且桃李满园,但是提起前辈师者,王晓玉还是满心敬畏:“文学道路千万条,但层次总是有的,层次体现在你有形、还有神;你有肉、还有心。我想,也正因为这些,‘华东师大作家群’现象才能得以长久地存在、延续和流传。”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