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启示.docVIP

“和”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和”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启示

“和”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启示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和途径。就德育研究者而言,若想在当代中国人心中培育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能与现代文明良好对接的和谐伦理德性,就不能不准确弄清“和”的含义。因为“和谐”一词本是将“和”与“谐”二字叠加使用的结果。据《广雅#8226;释诂三》说:“和,谐也。”《说文#8226;言部》说:“谐,?也。从言,皆声。”“?”的读音与含义有二:当其读作“hé”时,其义为“谐”。《说文#8226;言部》说:“?,谐也。从言,合声。”当其读作“gé”时,其义为“会言”。《集韵#8226;合韵》说:“?,会言。”《六书统#8226;言部》说:“?,从言从合,合众意也。”可见,当作“和谐、协调”解时,“和”与“谐”可以换用,正如《玉篇#8226;言部》所说:“谐,和也。”合而言之,“和谐”一词的含义本与“和”相通,只是古今汉语的表达习惯稍有不同而已:古汉语为突显其用词简洁的特性,习惯以单个字为词;现代汉语为配合今人的用语习惯,喜欢用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的合成词。从古至今,“和”字经历了一番演化,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值得当代中国德育借鉴的东西。      一、“和”字字形与字义的演化      从字形上看,在古汉语里,“和”字有四种写法,写作宋体,即和、?、?与?。其中,《汉语大字典》并未列出“?”字字形的演化图,只是作如下解释:“?”同“和”。《龙龛手鉴#8226;心部》:“?,琳师云,僻字也,今作‘和’字。”《正字通#8226;心部》:“?,俗和字。”可见,“?”同“和”,“?”本是“和”的一种生僻写法,因此,下文就不多讲。在先秦时期,和、?、?三字是通用的,当作“协调、调和、调治、调校”等义理解时,和、?与?三字大体可以换用;当然,在这样用时,三者之间也有细微区别。正如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8226;?》里所说:“调声曰?,调味曰?。今则和行而?、?皆废矣。……调味必于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者,因其可以?羹而名之?也。”根据段玉裁的这一解释,再结合相关古籍的书写方式看,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若细分,和、?与?三字的含义与用途有大小之分:尽管“?”也可用于指调味,例如,《吕氏春秋#8226;孝行》就说“熟五谷,烹六畜,?煎调,养口之道也”,不过,在通常情况下,“?”更常用的含义与用法只有一种,即主要用于指称“调声”,正所谓“调声曰?”;“?”的含义与用法较之“?”要多一些,除了可作专有名词,专指“?”这种古器名,也可泛指一般的调味器皿,还可用于指称“调味”,即“调味曰?”;“和”不但可以兼指“调声”与“调味”,还可广泛用于其他领域,尤其大量用于人际关系领域,并且,其地位还逐渐上升到与“同”相对的一个重要的古哲学术语,像《论语#8226;子路》就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由此可见,“和”的含义与用途较之“?”与“?”二字要大、要广。(2)和、?与?三字的使用时间长短有差异:从《汉语大字典》所列和、?与?三字的字形图及相关解释看,三字的起源都颇早,至少在金文里都已有这三个字的相应写法。但是,“和”字较之“?”与“?”二字,不但在起源上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历久弥新,延续至今仍在广泛使用。(3)“和”字取代“?”与“?”二字,体现出汉字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简化”规律,换言之,正是由于“和”字较“?”与“?”二字的笔划要少,书写起来更方便,符合“方便实用”的一般规律,从而在与“?”与“?”二字的较量中最终胜出。由于上述三个原因的交互作用,随着“和”字的兴行,“?”与“?”二字逐渐被“和”字所取代,结果,“?”与“?”最终被中国人废弃不用了。   “和”的本义有二:一是“调和味道”,简称“调味”或“和味”;二是“调和声音”,简称“调声”或“和声”。中国先人对“和”的认识最初来自于饮食之和与声音之和。当然,若细究,在“和”的这两个本义中,“调和味道”之义较之“调和声音”之义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更早些,因为按一般常识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先民只有在满足了饮食之类的生理需要之后,才会产生欣赏音乐之类的审美需要。   “和”既有调和味道或声音、声音相应和谐之义,由此很自然地就引申出协调、和谐、适中、和解等多种含义:“调和味道或声音”与“声音相应和谐”里本有“协调”与“和谐”之义,自然就能从“和”里引申出“协调”与“和谐”之义。要想将酸、甜、咸、辣等味道调配成可口的味道,就必须恰到好处地协调好各自的比例;同理,要想将五声六律调配成美妙的音乐,也必须恰到好处地协调好五声六律的比例,这样,自然就能从“和”中引申出“适中”与“恰到好处”之义。一个人如能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