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后置句口语分布与功能解释.docVIP

“因为”后置句口语分布与功能解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为”后置句口语分布与功能解释

“因为”后置句口语分布与功能解释   讨论缘起   在现代汉语的静态研究里,“因为”向来作为关联词用,是表因果关系的复句或句群的标志,一般分为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静态语法研究里,一些学者也曾提到“因为”在后的情况,多以描写为主,如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在介绍说明性因果句时说,说明性因果句在因与果的安排顺序上,又有“由因到果”和“由果溯因”两种情况,结果总是产生于原因之后。因此,说明性因果句一般是前分句表示原因,后分句表示结果,即“由因到果”。但是,由于表达的需要,人们也可以采用“由果溯因”的句法。这时,前分句表示结果,后分句表示原因。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也提到“因为”在后有补充说明的意味,但对引发“因为”偏句在后的原因没有更多的说明。与邢福义和胡裕树的《现代汉语》中的“补充说明说”相反,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则认为“原因分句后移,有强调作用,也带有欧化句式色彩”。并且《通论》还认为在“之所以……是因为……”格式中,强调原因的作用更加明显。①   吕叔湘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分析连词“因为”时,也提到“因为……”在后,但没有分析是否具有补充说明或强调作用。②   一方面,这些静态的分析大多只谈了在后的“因为”从属句的功能,都没有分析形成“因为”在后的原因;另一方面,虽然有的学者对“因为”在后句的功能发表了看法,但到底是“补充说明”还是“强调作用”观点并不完全一致。本文将以电视访谈类节目会话为语料,从会话连贯的角度,重点就“因为”在后句的分布进行探讨,并解释其功能。       “因为”在后句的口语分布   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先有因,后有果。可是,在观察人们的日常会话和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会话时却发现,“因为”在前的用法很少,而用“因为”从属连词后置,表示其后面部分与前面的部分是从属关系的比例高得多。下面主要以CCTV《对话》栏目组编写的《CCTV对话3》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编写的《焦点访谈?焦点的回声》电视访谈类节目会话为语料,以及其他会话语料③,统计“因为”在前句与“因为”在后句这两种句式的分布差异,揭示静态研究看不到的语法现象,并从会话的角度给出合理的解释。   先看取自《CCTV对话3》的两个例子:   (1)主持人:现在如果说让您来总结一下,您觉得这个价格战是格兰仕制胜的一个战术呢,还是企业的一种策略?      俞尧昌:应该说是一种策略,是一种最基本的策略。因为在抓标准化产业,或者是传统工业那种长线项目里面,应该说价格战是一种,比方说薄利多销是最基本的一种策略。   (2)主持人:当时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俞尧昌:当时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说在人家没有成熟之前我们要考虑自己的经营安全,也就是要迅速拉开差距。但是跟国外的跨国公司较上劲以后,想法就变了。因为我们现在感觉到在市场竞争过程当中我们的资本实力跟它差距很大,这是客观上我们所要面对的。   据统计,2002年4月21日中央电视台《对话》节目里,用“因为”做标志的从属句一共出现了20句,而“因为”在后的就有17句,“因为”在前的只有3句。初步调查其他时间里的《CCTV对话》和北京电视台《国际双行线》栏目组编写的《对话与交流》,以及笔者跟踪观看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今日说法》和中央电视台第12套节目的《道德观察》,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同,“因为”在后的从属句占绝对优势。于是可以得出的相应结论是:会话中,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普遍采用“因为”在后句,而不常用“因为”在前句。那么,如何解释这种“因为”在后的从属句在会话中的分布优势?究竟是强调说明还是补充说明?   “因为”在后句的分布解释   “因为”在后句,在口语中的优势分布这种不对称现象,用后景和前景(Background-to-Foreground)的篇章分析理论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解释。后景和前景本是分析叙述语篇时常用的术语,前景是构成事件的主线,按时间顺序排列,表示事件或故事进程,常同新信息、不定指有关;后景是对主干事件的衬托,属于枝节内容,常同预设、定指、已知信息和从属结构有关。在不做特别标记的情形下,小句间的关系应该是由后景到前景(屈承熹,2006;方梅,2005),因为小句间从后景到前景的结构刚好跟小句的信息结构一致,符合人们组句时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的一般规律。这种由后景到前景的小句组织过程称为BFP原则(Background-to-Foreground Procession Principle)。而从属结构可以通过连词明确地标记为后景,例如“因为”就是一个标记后景的从属连词。屈承熹认为,汉语从属连词的主要功能是提醒读者、听者下文的情景配置违反BFP原则,是从前景到后景。如:   a.(因为)我是美国人,所以我去中国需要护照。   b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