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价值次序”与评论选题问题.docVIP

“批判价值次序”与评论选题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批判价值次序”与评论选题问题

“批判价值次序”与评论选题问题    在青年评论家曹林最近出版的评论集中,有一篇文章《从造谣到黑客:批判的价值次序》,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能够有人提出“批判的价值次序”这样一个命题,反映了当代新闻评论进入了一个“反思”的层次,即深入地思考评论自身的问题。   梁启超在1910年所作《国风报叙例》写道:“凡时评就国中所已举措之事而论其得失,而旨于规正者什八九。盖其举措已当,无俟规正者,则亦无俟谀颂也。”①由此确立了中国近代以来新闻评论的“批判”属性。但是,批判的立场本身并不能够保证评论的正当性,也并不保证评论只要是批判就算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因为,还有一个批判目标选择的合理性问题;在诸多批判的目标中,评论者的选择,还有一个价值次序问题――即什么最值得批判的问题。这正是曹林在他的评论写作和编辑实践中思考的问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批判的价值次序”呢?    曹林在文章中这样解释:“一个事件上可能有许多值得批判之处,远的近的,弱的强的,直接的间接的,明显的隐含的,这样的排序就是批判的价值判断”。   在我看来,这样的解释并不是十分准确,因为它虽然反映了事件中不同因素影响力的大小,但并不是都能反映价值的大小,比如,“明显的”与“隐含的”,则只是反映了不同因素的存在方式和认识的难易程度,并不反映价值的高低。“明显的”,并不一定比“隐含的”更有(批判的)价值――更坏,反之也同样。    其实,对于不同事物之间的价值序列关系,古今中外有许多人都思考过,其中的一些原则,可以帮助我们确认具体案例之中的“批判的价值次序”。    比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总体的善比特殊的善更值得选择,例如健康比切割手术更值得选择;因为前者是总体的善,后者是对于被手术的病人的特殊的善。”“目的比达到目的的诸手段被认为更会值得选择,而且,在两个手段中,靠近目的的那一个更值得选择。”②    以上是善的价值比较。还有恶的价值比较。比如,2004年,美军在阿富汗“虐囚事件”被美国新闻媒体曝光,有一位彼特斯堡??特尔学院的新闻教师汤姆金斯说:“一名记者的最好作用就是曝光我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最坏之处。它就像拿起一面镜子。比这些照片本身更坏的事情就是它们不被公众所知。”③    此外,道德哲学家舍勒也提出过“持久性”、“相对独立性”等排列价值高低的抽象标准。当然,即使道德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人们常常处于无法区分价值高低的困境。④    但是,曹林提出的“批判的价值次序”这个命题是符合价值的原理的。即:不同事物的价值是有高有低的。因为价值反映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它依赖于人的价值标准。因此,持不同价值观的人,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评价。比如,你觉得公平更重要,他觉得效率更重要――于是,公平与效率在两个人之间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次序。这反映出价值或者价值判断本身经常是以“次序”存在的,即它是在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中存在的。    人对不同事物的价值判断不同,价值排序就不同。如果这种“不同”是绝对的话,那么曹林提出“批判的价值次序”对评论来说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以自己的“价值次序”来批评别人的价值次序。曹林提出这个命题的前提在于:一个社会中的人们对于事物的一般价值排序,应当是差不多的。这个前提,也是符合价值的社会性的,即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接受了大致相同的价值观。    中国近代思想家杜亚泉曾在一篇关于报刊言论的文章中表达过这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凡一民族必有共喻之信条焉: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何者为善,何者为恶。经千百年之沿守,遂深渍于群众意识之中。”    在杜亚泉看来,正是这种共同的价值观构成了评论的基础:    “言论家本此信条,为立论基础,其褒贬之善恶,即共喻之善恶;辨别之是非,即共喻之是非。”⑤    只是杜亚泉没有在这里提到,恶与恶相比还有程度的不同呢。对于不同的恶,先批判什么恶,后批判什么恶,或只批判什么恶,不批判什么恶,这就是“批判的价值次序”这个命题的意义。即,这个命题针对的是批判目标的选择问题。尽管从一般角度来看,这是评论的选题问题,或者是在选题问题之下的评论角度问题,而曹林则给这种选择赋予了社会责任的意义。    比如,有这样一件事:    “坊间疯传一则新闻,称江苏某医院一名医生婚前体检时查出感染艾滋病病毒,牵出一名女医药代表,然后又牵出包括科室主任在内的一串医生,且都与这名医药代表有染,医院潜规则瞬间毁掉该医院4把主刀手――然而记者追根溯源的调查则显示,这纯粹是一则谣言,发帖者已承认这纯粹是自己所编造,造谣者已被警方拘留。”    对此,曹林认可的批判的价值次序是:    “首先最值得批判的是始作俑者的网络造谣者,无中生有地编造新闻中伤别人是绝对违法且极不道德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