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精神”守望者孙绿怡.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大精神”守望者孙绿怡

“电大精神”守望者孙绿怡   一路走来风风雨雨,思绪万千。她目睹了电大草创期的艰难,见证了电大的快速崛起,亲历亲为,曾在这熔炉燃烧过自己的激情与梦想,也曾失望过、彷徨过,终因拼搏、不离不弃而成就自己的知识报国梦。忆及自己走过的岁月,她笑言尚堪回首,“经历过的,就是一辈子的财富”。   2010年6月的一个上午,本刊记者一边品尝着浓浓的咖啡,一边听著名远程教育家、开放教育研究专家孙绿怡静静地讲述电大人的心路历程。其实,人生就似一杯浓浓的咖啡,喝进嘴里口口皆为苦味深浓,仔细品尝后方能感到那余味的醇香。然而,许多人常常是感到那入喉片刻的苦味,不曾用心去领略那余味的醇芳,孙绿怡品味到的则是幸福的醇厚。      首批文科博士结缘“没有围墙的大学”      1977年10月22日,全国各地电台广播了中央招生工作会议的精神,消息说将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并号召年轻人报考。正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以“工农兵学员”身份学习的孙绿怡意识到选择人生的机会来了,决定试一试。于是,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她开始了紧张的备考。   经过初试和复试,孙绿怡于1978年顺利考入母校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幸运地成为我国恢复硕士生招生后的首届研究生。   就在孙绿怡读研的这一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并批准着手创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78年11月,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讨论了广播电视大学筹办的指导思想。1979年2月6日,中央电大和全国28所省级电大正式成立,遍布全国各地的约40万名电大学员坐在电视机前参加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此时的孙绿怡没想到这一写进中国教育史册的历史性事件将会与自己有什么因缘。   1981年4月,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在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电大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决定:1982年起开设文科,以后电大每两年招生一次。   1981年底,硕士毕业的孙绿怡被分配到新生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这座“没有围墙只有电波”的大学任教。由于着手开设文科,作为中文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孙绿怡自然是初创成员之一。她与同期来到电大???一批研究生一起认真研究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并与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教授们一起参与电大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进行教学资源的准备。   1982年4月,全国开始招收第一批文科博士生,孙绿怡对知识的渴望让她再次选择到母校东北师范大学求学。她攻读的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导师是著名社会科学家、文史学家杨公骥,这位具有深厚国学功底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一直是孙绿怡学习的榜样。   1986年3月,孙绿怡回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中文系教师。她本想到一所名牌院校从教,但是最终还是理性地回到这所世界上最大的没有围墙的大学,“因为这里可以为成千上万的求学者服务。自己能有上大学、读研究生的机会,然而还有多少人与高等教育无缘,我没有理由不回到电大去”!   怀揣着如此简单而不失责任担当的想法,孙绿怡回到了中央电大中文系。她没有想到,自此一辈子与电大教育没有离舍过,把自己的青春交给了电大教育事业,将一辈子的心智沉浸其中。      梦想在动摇与坚守中找到归宿      那时候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孙绿怡梦想中的高等学府并不太一样。还处于草创后期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学条件比较落后,不仅教学设施不齐全,而且缺少科研的环境和条件。孙绿怡坦陈,这些年来,她曾有几次想到离开电大。当年,她看到被分配到普通高校工作的师兄弟们都评上了高级职称,很多老同学出了许多专著,可是由于电大最初时四五年才评一次职称,孙绿怡博士毕业工作7年后才评上副高职称。   心理不平衡只是一方面,还有工作中的苦恼。由于电大工作中有许多管理与协调性质的工作,如负责一门课程的教师,首先要把教学意图传达到全系统的40多所省校,省校再传达到分校;做每门课程都要与录制单位、出版单位打交道,直到播出环节,许多细致繁琐的工作需要协调。这种工作方式、工作环境,决定了不可能像普通高校的老师一样能安安静静在教研室中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孙绿怡觉得自己离喜爱的古典文学研究越来越远了。   然而,“每到地方电大去,看着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还坚持学习,也就彻底打消了离开电大的想法。”秋去春来,孙绿怡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教学环境中一步步走了过来。   孙绿怡出生在上海,10岁那年因父亲工作的调动随同全家来到北京。中学时,进入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自幼成绩优异的她,在班上不是学习委员就是副班长或班长,完全可以保送大学。然而,正当她憧憬自己的大学梦时,1967年正在读高二的她因为“文革”的爆发而提前结束高中生活,于次年9月随知青大军到内蒙古偏远农村插队。   这位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到遥远的内蒙古草原经受了多重磨练。看似身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