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软文”侵蚀与“上帝”失察
“软文”侵蚀与“上帝”失察
在探究财经报道的功能时,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提到“软文”对于新闻的侵蚀,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传媒经济学”所涉及的部分。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商业像传媒那样是三方模式(媒体、受众、广告主)的。媒体打包出售受众,就势必会受到广告主(不仅是商业,还有政府)的步步紧逼。这是一个从神权、君权过渡到金权的社会,漠视这个现实而一味鼓吹新闻专业主义,是学术“乌托邦”的体现。
财经报道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同以往的社会新闻不同,财经报道作为经济报道中的一种新形态,它的关注点在于现代社会的动脉――财经领域。电视财经报道是伴随着电视媒体的产生,并在报刊类财经媒体有了相当成熟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技术优势,同时在现代激烈竞争的媒体环境下也深受同类平面媒体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市场化脚步也随之加快。财经新闻的社会需求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对媒体而言,财经新闻已成为不可摇撼的主体。财经信息流和财经分析的需求催生了一大批专业的财经媒体,如《财经》杂志。专业化的电视财经节目也随之而生,如凤凰卫视的《财经点对点》、央视的《中国财经报道》。它不但反映了经济社会中财经子系统的动向,同时也是资本运作较为青睐的媒介之一。每年《福布斯》杂志推出的财富名人榜已成了衡量社会中名人价值的重要指标,央视经济频道岁末联合各大媒体推出的中国年度经济人物、年度最有价值的品牌因为有了政府背景的介入,同样有着无可置疑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财经报道的专业主义实践过程是在市场经济中确立社会影响力的基础。在推动市场经济确立与规范的过程中,财经媒体通过建立媒介经济议程,主导性地建构起公众的经济议程,并深刻地影响了公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同时,财经媒体通过对新闻价值的独特判断,在实践中凸显特定的新闻要素,以及在新闻和副刊中蕴涵特定的价值倾向和话语符号象征,从而确立长期的社会效果:建构起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商业精神和以这种商业精神为核心的中产阶级社会现实,提供当???中国中产阶级社会交往的方式,以推动社会中产阶级的社会分层。
然而,专业电视财经新闻报道节目在我国的发展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它自身的专业语言的电视化解读,它所面临的小众收视与大众传播的困惑使多数电视财经类节目在收视率指标上远远落后于其他类电视节目。
电视财经报道从表层信息到深度话语的表达
电视财经报道是随着中国新闻改革的渐进过程而发展起来的,1979年开始的中国新闻改革,使中国新闻媒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3年,“信息”概念第一次被引入新闻界,新闻媒介除了以往被认定具有的宣传功能外,还必须担负起提供信息、介绍知识、提供娱乐等多种功能。①受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和经济复苏的影响与刺激,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的崛起为标志,经济类报刊的发展带来了第一个高峰。电视媒体中对于财经类信息的报道多为新闻联播中的经济信息或者经济发展成就的介绍。信息话语的传播只是浅层的表达。电视财经新闻的报道更多是泛经济化的。而对于以上提及的这几家报刊类财经媒体来说,它们多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官办”色彩较浓。即便如此,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已大大有别于此前政治化报刊的媒体,细微到关心民生、关注市场动态,宏大到扫描国内外宏观经济,对国家经济结构和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介入也大大加深。对于长期处于政治运动之中,因而也只关心指令性计划和生产的普通民众来说,这些媒体为他们洞开了关注经济生活和国计民生的新视野。而对于多年来适应了按上级指令组织生产,而不知道市场为何物的企业,它们又起到了传达政策信号,组织和发动生产、经营活动,启蒙“市场意识”的经济布道者作用。②
20世纪90年代是财经类报道的第二个高峰,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的春风,改革开放的政策进一步被深入贯彻,新闻领域深度报道兴起,报刊类财经媒体通过深度追踪,报道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各个领域的进程,一度将90年代经济新闻报道推到一个高峰。与此同时的中国经济类电视节目,90年代初的《经济半小时》以及同期的经济类节目却略显滞后,但它们的电视话语的选择却已涉及了宏观经济形势、产业经济、重大财经事件等国计民生的问题,这也为后期的专业化财经节目的兴起做了良好的铺垫。
对于此阶段电视财经报道的表现,我们可以从戴维?阿什德的理论来解读,“当代社会生活越来越受组织化的和技术化的标准的指引和评价,这促成了新传播范式的发展,而它在对现存的社会行为加以改变的同时也帮助塑造了新的社会行为”。③20世纪90年代传媒生态的变化使电视财经报道的组织形式、报道形态都发生了改变。对于报道事件的深度探索,试图探讨财经事件的本质含义,并更加努力地站在一个社会化的角度来对财经事件进行解读。传媒生态的变化,其中也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