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评弹之家分与合.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评弹之家分与合

一个评弹之家分与合   “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全国曲艺界的最高奖项,代表着艺术的高度和荣誉的顶峰,两年一届,成千上万的竞争者追逐三四十个奖项,多少人孜孜以求、趋之若鹜,只奈僧多粥少,绝大多数人只能高山仰止、空手而回,留下一声叹息或几滴眼泪。   而上海吴家,却一家三口均是牡丹奖得主,堪为曲艺界奇谈、美谈。他们是:父亲吴君玉,著名评话艺术家;母亲徐檬丹,著名评弹作家;儿子吴新伯,评弹界的后起之秀,承父亲之长,继母亲之秀,是一位写了多部评弹作品的评话演员。      佳偶初成,香火难以为继      1957年,27岁的吴君玉和22岁的徐檬丹结为夫妇。此时,吴君玉凭一部《水浒》在评话界已小有名气,当时还是弹词演员的徐檬丹也初露头角。两人结合,可谓珠联璧合,如鱼得水。   次年,吴家喜添一子,大儿子吴向群出生。   但同时,厄运降临吴家。性情爽直、敢于直言的吴君玉被打成右派,发配至宝山大场养猪。很多人劝徐檬丹了结这段姻缘,徐檬丹却执意不从。吴君玉将一腔说书的热情无奈转到养猪上,自己瘦成“五斤肉”(苏州话吴君玉和五斤肉是谐音),却把猪养得个个肥头大耳。空余时间,吴君玉还要为夫人准备一道“美味佳肴”:徐檬丹最喜欢吃青豆瓣,吴君玉便耐着性子从喂猪的烂蚕豆里挑出还过得去的蚕豆,剥成豆瓣,等周日回家,交给夫人烧煮。   3年后,吴君玉终于又回到上海评弹团说书。性情依旧不改,他的《水浒》依旧刚劲火爆,又多了几分内心刻画。   大儿子吴向群已6岁,眉眼气质已初显父亲风骨,夫妇俩一拍即合,让大儿子学评话,“子承父业”,传承吴家艺术香火。   吴向群不枉父亲期待,随父亲学说书至15、16岁,已像模像样。1972年,上海评弹团学馆要招生的喜讯于第一时间传到吴家,吴家上下摩拳擦掌,夜夜排书,为向群赶考做准备。无奈当时正值“文革”,学馆只能招收“工农兵”子弟,说书先生的子弟是被划入“另册”不予考虑的。吴君玉郁郁欢寡,烟是抽得更凶了,心想:吴家香火要断哉。      子承父业,成就评弹之家      一晃10年过去。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日,吴君玉的老师、著名评话艺术家顾宏伯兴致冲冲来到吴家报告喜讯:上海新长征评弹团要招???了!吴君玉一声长叹:大儿子已经上班,原先学的那些基本功早已荒废。顾宏伯不肯罢休:不是还有小儿子吴向隽吗?吴君玉更是把头摇得像拨浪鼓:隽隽哪是说大书的料,眉清目秀皮肤雪白像俚格娘,爆发力也不够。夫人徐檬丹插话了:要么让隽隽去试试吧。吴君玉无言转身,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时年,吴家小儿子吴家隽16岁,10岁起,已经开始断断续续地跟随父亲学说大书。由此,吴君玉得出一个结论,隽隽不是说大书的料。   而母亲徐檬丹却对小儿子抱有希望,她像当年帮大儿子排书应考一般,手把手帮起了小儿子。父亲只是在一旁默默看着,其实,他何尝不想吴家艺术香火有人继承?但他不动声色,是为了掩饰可能会有的再次失望。   吴家隽终于考入上海新长征评弹团,被送往苏州评弹学校专攻评话。1982年毕业,并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赴京向文化部领导作汇报演出。同年7月进入上海市黄浦区新长征评弹团成为一名评话演员,艺名:吴新伯,师从著名评话艺术家顾宏伯学习传统长篇评话《包公》,后又随父亲学说长篇评话《水浒》,有《武松》,《闹江洲》,《大名府》,《三打祝家庄》等近六十回书。   自此,成就一个圆满的评弹之家,吴君玉夫妇“子承父业”的愿望终于实现。      评弹之家,中途分道扬镳      上世纪80至90年代初期,百废待兴,文化艺术被压抑了十多年后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兴旺。   吴君玉以他一部穷尽了大半生心血的经典《水浒》,稳稳占据了评话舞台。他的《狮子楼》、《鸳鸯楼》、《浔阳楼》、《十字坡》、《黑白斗》等,都让观众百听不厌;他的一转身、一扬眉、一举手、一投足,都让观众击掌叫绝。但吴君玉不满足,为适应愈来愈快的生活节奏,为争取年轻观众,他创造了微型评话这个全新的评弹演出形式。他大胆地去掉了书台、醒木,仅一件长衫,一把扇子,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大量运用评话的技巧、噱头、人物造型,让观众得到了最大的艺术享受。他让评话第一次走进了电视台、体育馆、大剧院,他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了评弹这门优美的曲艺艺术。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称吴君玉为“时尚老头”、“快乐老头”,他们是先喜爱了吴君玉再认识评弹艺术的。   此时的徐檬丹,毫不亚于夫君。她的评弹创作如日中天,硕果累累,《爱情三部曲》――《真情假意》、《一往情深》、《情书风波》,《三盗芭蕉扇》、《河东钦差》、《听雨楼》……叫好又叫座,并屡屡获奖。   吴新伯,却相形见拙。或许是父亲预言成真,他在书坛挣扎了几年,终于在1993年下海了。父母的痛心显而易见,而他的痛心埋在心里。他说,我对父母不孝,对评弹艺术不孝。一个让人羡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