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报荒”成因与对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报荒”成因与对策

中国农村“报荒”成因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一路高歌猛进,据统计,目前北京、上海、天津三地每千人拥有报纸的数量已分别达289份、253份、183份。放眼城市,报纸争奇斗艳,一派繁荣局面;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农村,却发现一片萧条景象――中国现有报纸2000余种,其中直接服务于占总人口70%的农民的报纸仅四五十种,并且这些报纸又很少能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民平均千人拥有量可能不到l份,千里沃土难觅报踪,九亿农民无报可读――不可否认,在中国报业获得极大发展的同时,广大农村却开始经历严重的“报荒”。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其中“三农”问题仍是重要议题。没有城乡共荣,就没有社会和谐。正是因为报纸可以而且应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当前破解我国农村“报荒”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中国农村“报荒”的成因分析      农民增收慢,没有钱买报。近十多年来,农民收入增幅减缓,而生产成本(化肥、种子、农药等)和生活成本(教育、医疗、交通等)却快速上涨,农民手中可花之钱不多,与此同时报价也在不断提高,一年花个百儿八十地消费报纸,对农民来说实在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农民文化低,没能力看报。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40%,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3%。报纸作为一种纸质媒体,文字是它的主要表达方式,而农村人口总体上文化水平偏低,阅读与理解能力不足,这种现实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对报纸在农村的生存构成极大挑战。   农民耕作忙,没时间看报。留村农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要在地里劳作,收工回家还要操劳家务,少有空闲时间,尤其农忙季节,往往忙得吃饭时间都没有。如今大部分农民几乎没有真正的农闲时间,农活不紧时就到附近城镇打工,风里来雨里去,生活没有规律,很少有闲情逸致静下来看看报。   农民居住散,不方便订报。目前面向农村的报纸,基本上还是依靠邮局发行。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报纸只能送到村一级,不能入户,山高路远、农民取报不便,投递周期长,报纸到??新闻已变成旧闻,投递质量低、常漏报少报,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农民订报的热情。   媒体求利心切。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社会购买力占总额不到40%,广告商多不看好农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广告市场低下。农村地广人稀,采集新闻及发行报纸成本高。在这种情况下,办好一份面向农村的报纸,从经济效益上来讲,的确是事倍功半。市场化进程中的某些传媒,往往放弃了自身作为社会公器的角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目标瞄准城市、眼睛盯着富人,近年来流行于报界的“有效发行”理论,更公开主张报纸不向农村发行,对九亿农民求富求知的殷殷期盼不加理睬,致使城乡“知识沟”越来越宽,信息传播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政府扶持不够。为农民办报投入大,回报小,需要政府的扶持,但在报纸发行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指令作用不断弱化。近年来国家虽投入巨资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造福于广大农民,成效显著,但对涉农报纸的扶持,力度显然不够。政府整顿报刊、制止摊派,有力地减轻了农民负担,但与农民关系最为紧密的县市报大部分被取缔,政府又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支持对农报纸发展、没有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农民阅读有益报纸,无疑使农民看报的机会更少。同时,由于农村文化体制建设的缺失,大部分农村地区文化建设处于空白,乡镇村没有图书室、阅报栏、售报点,想看报也看不到,农民与报纸渐行渐远。   报纸改革缓慢。党报在城市市场,正不断被大众报纸蚕食,其在农村的发行同样处于日益萎缩之中,受制于诸多因素,党报改革虽呼声日隆可步履维艰。在真正的农民报中,主力军还是各省的农民报,这些报纸无一例外面临发展中的困境,发行量过10万的屈指可数――一个省的农民人数却可能达数千万,这意味着专为农民准备的一道大菜,农民无心品尝,究其原因,就是关门办报,“菜不对味”:形式不新、内容不实、语言不活、推广不力,这样的报纸,只能搭党报便车,发行到政府机关、涉农部门,很难真正进入农村、走进农民的心坎。      破解农村“报荒”的对策思考政府加大支持力度      每个行政村兴建阅报栏。行政村的村部,一般建在交通方便之处,学校、诊所、商店集中于此,村民往来频繁,建一个阅报栏,让农民经常阅读省市党报及重要的对农报纸,便于农民了解国家大事、方针政策、科技动向和市场信息。   每个村民组订一份农村报。以安徽省为例,全省3万个行政村,约20万个村民小组,由政府出资给每个村民小组订一份本省农村报,约需1500万元。农村目前还是“熟人社会”,人际关系密切,每周两期农村报,可以在村民组内十几二十户人家中传阅,有文化的农民还会自动为没文化的农民讲报读报。   发放订报补助。相当于发放农机补贴、粮食补贴一样,发放订报补贴,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