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生活方式探讨.doc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小学学生生活方式探讨

中小学学生生活方式探讨   一、生活方式的内涵      迄今为止,生活方式的内涵,理论界的认识尚未达到统一。   我认为,生活方式根据主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体生活方式两类。尽管社会和个体密不可分,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社群和地域,它因宏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不同,其主要构成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方式是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特征,具有普遍性,受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个体生活方式虽然总体上处在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框架内,但它更强调个体生活的意向性选择和行为特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能动性。比如说,同一社会、同一时代的人,个体的生活方式却不完全一致,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主要由一个人的修养、性格、志向、意志等不同所致。根据本研究的主题,本文采用的是个体生活方式的概念。   个体的生活方式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在特定的场域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样式和行为特征。生活方式外显为人们进行各种生活活动的较为稳定的行为模式,内隐为价值观念。没有不受价值观支配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可以说是生活方式的灵魂。   个体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是日常生活,包括个体的家庭生活、交往生活、闲暇生活和消费生活等方面,个体正是在家庭、交往、闲暇和消费中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的特点      我们利用自编的《江苏省中小学生生活方式调查问卷》,在苏南、苏北、苏中的中小学生中发放问卷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1份,占96.6%。其中小学生占51.8%,初中生占33.0%,高中生占15.2%。调查①涉及中小学生的学习、交往、闲暇、消费和家庭生活五个方面。   1.学习生活   与成人不同,中小学生的生活主要是学习。学习生活方式涉及学习方式的特征、学习途径、考试、学习压力、学习动力等方面。在学习方式上,学习的主动意识凸显,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学习的独特性彰显,学习的合作意识增强,但学习的问题意识较弱,学习的体验性不足。对比研究还表明,学习方式的现代特征随着年级的升???呈递减趋势。在学习途径上,排在前三位的是教辅书(42.8%)、报刊(28%)和网络(21.5%)。在考试上,中小学随年级升高,考试次数逐渐增加。在学习压力上,中小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压力,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学习压力呈递增趋势,这些压力排在前三位的是父母期望过高(26.7%)、同学间的竞争大(21.1%)、课业繁重(16.2%)。在学习动力上,学习动力主要源于外部,学习的乐趣受外在因素的左右,外在学习动机随年级升高而增强。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变化,充分反映了时代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变革的成效。但必须看到,学习方式仍具有很大的被动性和依赖性,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还很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很大。   2.交往生活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交往是人性成长的必然。交往生活方式是个体为了满足社会性需要而出现的人际间的交互作用、交互影响的方式。中小学生生活的范围相对狭小,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他们在学校环境中最主要的两种人际交往。调查表明,师生关系“非常融洽”和“比较融洽”总和达到88.75%,这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但是,不同学段学生之间对比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选择“非常融洽”的比例随学段的提升而明显下降。小学生对老师充满崇拜,师生关系融洽,但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随着初中生“心理断乳期”的到来,学生要摆脱教师的管教,师生关系开始疏远,以致发生语言和肢体的冲突,甚至出现“弑师案”。   在处理同学关系上,共同的兴趣爱好是他们选择交友的首要标准;有要好的异性同学的比例在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呈现为凹型,即小学和高中阶段比例高,而初中阶段比例低;学习好的异性同学是最受喜欢的,而且随着年级的提升,相貌和打扮在吸引异性同学中所占的比重增大;学习差、性格内向、身体特殊和家境不好的同学容易被同学欺负。在同学交往的价值取向上,虽然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帮助别人,不讲求回报”,但是随着学段的提升,要求“报答自己”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这也说明对等交往的愿望随着年龄增加而在增强,个人的独立、平等意识在增强,这不一定是坏事。   现代中小学生的交往,已经超越了上述传统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媒介交往成为他们重要的交往方式。除了利用电话、手机进行熟人交往,他们还借助网络的虚拟性,扩大交往的范围。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中学生的重要交往内容,很多中学生都有QQ、E-mail、MSN,他们通过BBS、网络聊天等方式和陌生人交流,甚至还建立了自己的博客。   3.闲暇生活   闲暇生活方式是利用闲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