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名人博客”现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播学视野下“名人博客”现象

传播学视野下“名人博客”现象   目前国内的博客数量正呈几何级数增长,新浪网推出了“名人博客”,这引起网络界的“骚乱”――赞誉者不少,漫骂者也很多。新浪“名人博客”①凭借“名人效应”和“名人的规模化效应”吸引了大众的眼球。      “博客”内涵的把握      在“博客”备受关注的同时,其概念也颇多争议。方兴东在其《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一书中甚至不厌其烦地列举了上百种定义。不过任何定义都是有局限性的,更何况“博客”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相反,把握其内涵更重要。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博客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   1.平民的媒体   与传统媒体点对面的线性传播方式不同,博客是私人或半私人网站,纯以一种简单的浏览器,供人们在上面自由言论和发布信息。人们使用博客是“零进入门槛”(即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传统的“把关人”角色大大弱化。博客,集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于一身,是“我传人人,人人传我”的形式。博客“在技术层面上,已经从媒体价值链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作者、内容和读者,实现了‘源代码开放’。”②   2.深度沟通的工具   博客作为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从技术上来说,并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不过,在整合三者技术的基础上,博客客观上已成为较Email、BBS、ICQ更为完整、更为严肃的沟通工具。   3.原生性的信息   从写作队伍来看,博客颠覆了大众媒体时代“信息由少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模式,代之以“信息由多数人生产,多数人消费”的方式,新闻生产与消费界限开始模糊。博客由此被称为“业余新闻工作者”、“草根记者”。从写作动机来看,博客写作因为不必依附于商业网站而较少功利色彩,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就所想之事发表信息,或是基于某一特定主题及共同利益的集体创作。从写作风格上来看,博客是以互联网为视野,从个人视角来记录和传播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其风格和传统的宣传模式必然不同,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这一切让博客所容纳的往往是未经修饰加工的观点和信息。国内学者??本富曾说,博客现象的出现给人们一种互联网会成为原创生产基地和真正的知识平台的希望。③   由此,博客可以被归属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交集。任何博客所发表的内容都是最个人化的,但是当它被发表出来时就具有了最公众化的形式。      “名人博客”的传播特性      新浪“名人博客”凭借博主在现实社会的名气,能够吸引来传统媒介中广泛的眼球,是典型的“点对面”式传播。名人的私人领域向公共领域扩张,正体现了“自由、开放、共享”的博客精神。   1. 传者:名人构建自由言论平台,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名人博客打破了博主必须通过传媒面向公众的传统传播模式。在“名人博客”这个平台上,名人拥有了一种非传统的“话语权”,即多了一条与大众沟通的渠道,可以第一时间公告自己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行程和作品。   2.传播内容:快捷真实的信息   由于新浪名人博主来自五湖四海,传递的信息也空前地丰富化与专业化。张靓颖签约华谊兄弟的消息,韩寒宣布收回《毒》等三本书的版权的消息,余华、陆天明等作家大谈创作体会等等,都是绕过了传统举办新闻发布会或将声明转交媒体时发表的“弯路”。   3.受众:大众与“名人”若比邻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博客代表了媒介越来越尊重个人的趋向,迎合了人们的需要,是媒介技术人性化的又一次进步。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身残志坚英雄张海迪将她的爱犬和生活照片发到博客上,并热情地邀请大家“来她家坐坐”;少年成名的作家郭敬明则干脆将他的私人生活彻底发布到他的博客上,他随意而爱憎分明的语言引来了fans们的阵阵狂呼。普通网民使用新浪博客时,顺便去名人博客看一看,留个言,很多人认为这好比去街坊家串个门,原本遥不可及的名人们在博客上变成了自己的“邻居”,这种感觉非常不错。名人通过博客这一网络传媒渠道发布信息,冲破一切时间和空间阻隔,能够最高效、最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充分满足了普通人与名人直接交流的心理驱动和窥视名人生活的心理需求。   4.渠道:新浪制造“名人效应”策略的需要   博客可以是简单意义上的个人场所,也可以是一种专栏性质的媒体发布平台,甚至是平民化的、大众化的,能包容来自不同人群的各种声音。在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媒体上,这种声音得不到有效、广泛的传播。尽管在技术和功能上新浪博客还远远不能称作完美,但这股名人冲击波已经响当当地将新浪博客的大名打了出来,整个中国博客圈都为之震动。号称中国博客门户的创始人方兴东也在他的个人博客中心情复杂地写到,从过去的木子美阶段过渡到余华、张海迪、潘石屹,这正是我们一直想做却一直没有很好执行起来的……新浪博客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推动博客主流化,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