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新闻文体创新与规范.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说新闻文体创新与规范

再说新闻文体创新与规范   《新闻与写作》编辑发起对新闻文体的讨论,前后已经刊发了三篇文章,见仁见智,阐述了对新闻文体创新的一些看法,笔者拜读之后获益匪浅。因为还有未尽之言,故再占用杂志的一块宝贵版面以申之。      什么是新闻文体的创新?      创新一词,是近年来才频繁使用的。它来自经济领域,最初是“技术创新”,后来演变成“科技创新”,再后来是“创新”,应用范围扩大到包括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无论什么领域,创新都是必要的,因为创新是具有生命力的表现。然而究竟什么是“创新”,笔者疑心一些以“创新”为时髦的谈论者并没有弄明白。比如说到新闻文体,“消息通讯化”、“通讯消息化”,就叫创新?给文字新闻配上图片、图表、示意图,本来是报纸的常用手段,也算创新?   笔者认为,文体创新是个系统工程。首先有客观实际需要,有新的报道领域或者新的报道内容,而以往的文体??不适用,于是开创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然后,新的文体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其适合应用,也被读者所认可。最后,这种文体被延续使用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至此,一个新文体的创新完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篇新闻稿在写作上变换点手法,在编排形式上做点花样,无论效果如何,如果只是昙花一现,不能叫做文体的创新。比如说当年的《金山追悼会》,只能算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并没有创建一种新的文体。至于说把通讯特写加个“本报讯”,或者把消息开头的“本报讯”拿掉,这种形式上的简单变化,也谈不上是文体的创新。   那么,有没有文体创新的实例?当然有。司马迁的《史记》,梁启超的政论,都是典型的文体创新的产物。“文革”中,第一个省级“革命委员会”成立,给毛主席写了一篇饱含革命激情的“致敬电”。此后,各省“革委会”成立纷纷效仿,“致敬电”的写法遂成为一种新文体。   说到新闻文体,现在沿用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文体,都是当初创新的产物。“文革”之后,北京晚报复刊,为了向读者介绍那些劫后尚存的名人,北京晚报推出了一种新文体――人物专访。它的功能明确,使用范围清楚,有大致的格式。比如专访一个老作家,必然介绍他发表过什么作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现在境况如何,有何想法、打算等等。人物专访肯定不是消息,也不符合通讯的写作要求。篇幅基本限定,写法大致相同。记者大都出现在文章中,怎么找到被访对象的,记者看到被访者的健康现状和生活环境如何,听他说了些什么,最后,向他表示良好的祝愿,等等。这种文体在北京晚报使用了相当长一段时期,至今尚有生命力。再有如上世纪90年代,周末版热的时候,一种叫“纪实”、“大特写”的文体大行其道,成为周末版的主打和名牌栏目。这些,都是文体创新的实证。      当前需要创新文体吗?      笔者无意也无力反对文体创新,只是说当前没有必要提倡文体创新。为什么?   第一,哪一个文体创新也不是“主观故意”的产物,不是为了“创新”才被发明出来的,而是当有了某种客观需要的时候,新文体自然而然就应运而生了。   第二,创新不是自我标榜的,而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有人尾随其后才行。梁启超并没有标榜自己的政论文体是创新,但引来一大批追随者的模仿,最有名的是毛泽东。文体的创新,必须是“前无古人”,又必须是“后有来者”才算数。   第三,创新的前提是继承,只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以京剧为例,梅兰芳师从陈德林,而后创立了梅派;程砚秋为梅兰芳弟子,而后自成程派。再以书法为例,您得先临名家之帖,打下基础之后再写出自己特点。连红模子也没描过,就直接练狂草想当书法家,终究不成。   现在新闻界的文体混乱,原因是三脚猫多,基本功差。他们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补课,掌握好传统新闻文体的要领。指望着连“本报讯”还不会用的人来创新新闻文体?那写出来的新闻就更没法看了。      传统文体仍有使用价值      一个热爱自己职业的记者,就应当重视文体的规范使用。文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记者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掌握好传统文体的使用,是成为一个好记者的重要条件。   笔者不认为传统文体有什么毛病。人民大学许向东先生说:“传统文体难免带有一些宣传的痕迹,有时根据希望来叙述事实,不自觉地添加一些主观判断”。如果传统媒体真的这么糟糕,的确应该全部废除。因为它们已经严重影响到新闻传播的客观公正与真实了。但是笔者认为,文体不过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就像一个容器,里面可以装美酒,也可以装马尿。里面的液体不好喝,怪不得容器。美国密苏里大学创立的新闻文体,只要装进去就是美酒?用美国的文体宣传就可以不留痕迹?或者说美国文体就不能用来宣传?不尽然吧。   笔者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是为体现主题的,主题来源于传播目的,传播目的是与传播者的利益相一致的。归根到底,传播形式不过是为了更好地为传播者服务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