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要有超然情怀与境界.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办学要有超然情怀与境界

办学要有超然情怀与境界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办好一所学校?这并不是每一个校长都能清晰地认识到的。今年暑期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学习期间,我静下心来,回归教育的原点,感悟和体会到了办学要有超然的情怀与境界,教育应当具有真善美的追求。      一、“本真”蕴涵于日常学校生活之中      只有遵循人的最真实最自然的生命本意,让学生们带着满身的阳光与信心,带着对世界的真善美的追求,走向人生,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回归本真。本色是真,本色是一种情怀,放眼千帆过尽,收心万水皆平。真正美丽的事物,一定包含天然本色的元素,对事物本色的探索过程,正是人类从自然本真中获得丰富体验的过程。   这种“真”应该蕴涵在我们的学校中。因此,今天我们把责任、生命同求知放在一个共同的教育平台上,我想这个平台应该是沉淀敏感、摆脱喧嚣与浮躁,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的教育教学平台,是凝炼人生的品质和内涵的平台,它的实质是:诚实、率真、善良,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充满智慧和理性,品性的长进和知识的摄取并行不悖。   可以拿原石来打比方。原石的特性往往如人的品性,多元而本色。所谓教育之“雕琢”绝非拷贝与统一,而是“成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还原其特点及个性本身的美感。我们追求“质朴大气”,就是敢于说出并实践自然的回归本真的教育。教育应该是至真、至诚的,带有“自然天成”品格的教育者,自当看透一切功名利禄,远离一切世事纷繁,甘食粗粝,不染粉华,修美于内。      二、教育必须与美交融      教育之美在于传承与损益,在时间的沉淀下,还原美的本真。而美的本真又是什么?正是孔子对历史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所彰显的一种主体自觉精神――仁爱。孔子深切地认识到“道之不行”的社会责任在于人们自身,是人们的心灵浸淫于混沌中而不知其味。因此,教育与美在“仁爱”的价值体系中,实现了其基本价值。教育与美在校园这一层面上展现开来,就是爱的教育。   譬如我们学校,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一所真正的“苏州园林”。她精巧、灵动、含真藏古,融合了园林的四大要素:假山、池水、树木花草、古典建筑,将无??的山水容聚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从无限到有限,移步换景,每个场景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淡定自若一旦融入校园文化,那就是质朴大气了。陈玉琨教授对教育与美的统一,提出了三个维度:一是以校园之美,养学生之情;二是以教师之行,养学生之性;三是以科学之理,明学生之心。它的核心就是以仁爱之心,启学生之德,这是很有道理的。      三、学校是大爱之美的场所      2008年11月,我们受“教育部中学校长中心”委派,去四川都江堰、崇州、彭州等地震灾区参加了“优质学校援助计划”活动。我与我们学校的老师去了灾区的三所学校,我们深入课堂,与当地的老师共同上课研讨。在崇州我听到一个故事:地震那天,崇州的一个山里小学,瞬间与外界失去了任何联系,学校垮了。老师带着几十个学生,在山里转了三天三夜,几乎是爬着出了大山。所有的吃的东西,在路上都给了孩子们。没有一个老师喝一口水、吃一点东西。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育?这就是学校,这就是教育。大爱无痕,施比受更可贵。其实,在“爱”的教育中,物质的附加值似乎微不足道,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受到来自“精神”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成长,同样更多的是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   办学要充满理想,但面对现实我们有时又会很无奈,我们要直面生源的压力、升学率的压力,一次不经意的“失败”,就会招致社会舆论的“滑铁卢”,当然,每一次努力后的成功也会赢得“箪食壶浆”的大好局面。而作为一个校长,只能冷暖自知,我们一路走来,很努力,也很艰辛。但面对汶川灾区的教育、面对汶川灾区的孩子,真的很惭愧,我们在这里谈功利显得很幼稚。   爱就是感恩,因为,感恩承担着将爱延续的责任。我们学校有一个传统,就是临毕业的学生一定会为母校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一块石头,抑或一篇碑文,等等。这个传统要追溯到振华女校的第二任校长王季玉时代,那些就要离开校园的同学,用勤工俭学得来的一点钱,给学校留下一些纪念物,比如“己巳亭”,比如“来今雨斋”,这样要是想起同学们的时候,感觉大家还在校园里,心里面便有个寄托。这虽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从学生的角度,这何尝不是一种感恩呢?感恩教育是生命中的大智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感恩思想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四、教育是向善而春风雨露的事业      很多时候,我们把学校建设看成是单纯的物质建设过程,而忽略了这更一个是精神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让校园本身成为一部鲜活的教育读本,处处呈现出一种生命的状态。我们的校园碑刻上有“树木十年,滋兰九畹”这样的诗句,正是这种生命状态的体现。在英才辈出的校园中,我们吸纳、传承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