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幸福国民
培养具有“丰富人性”幸福国民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深化第三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尤为重视道德教育,并将“心灵教育”作为日本21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核心,以期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
[关 键 词] 日本;心灵教育;丰富人性;幸福
[作者简介] 刘亭亭,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讲师
日本儿童人权联络委员会于1987年发表了《1987年儿童人权宣言》。此宣言强调:儿童――我们社会的未来,必须拥有这样一个有着充足时间、空间和丰富的文化环境的童年。儿童有权在一个充满希望的和平社会环境中生活;有权针对与他们生活有关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观点;有权根据他们成熟的程度追求幸福,并且有权参与表决。[1]为了让儿童拥有幸福的童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幸福国民,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丰富的心灵”与“丰富的人性”为基点实施“心灵教育”。本文以日本“心灵教育”为主线,探析其“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的精神主旨,以期对我国当前道德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一、“心灵荒芜”――“心灵教育”实施的背景分析
日本之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特别提出“心灵教育”,主要是这一时期日本教育所面临的“荒废”问题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过经济的高速增长之后,日本也进入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但现代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带来人性的相应发展,反而使日本陷入了“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的局面。这一现实给日本当代道德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当时的日本道德现状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导致自杀、辍学、暴力等“教育荒废”现象频出。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以下简称“临教审”)在分析“教育荒废”现象的原因时指出,为了解决“儿童心灵的荒废”问题,“必须打破教育的划一性、僵硬性和封闭性,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儿童‘丰富的心灵’”。[2]因此,实施“心灵教育”就成为日本德育改革的首选和重心。
二、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幸福国民
――“心灵教育”的目标指向
日本第15届中央教育审议会(以下简???“中教审”)于1996年发表了第一次咨询报告《关于展望21世纪的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其中明确规定了“丰富的人性”的内涵:“我们认为,今后的孩子们所需要的,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能够自己发现课题、独自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地作出判断并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和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的人性。”[3]
1998年,随着“科技立国”、“文化立国”两大战略的确立,第16届中教审在《关于始于幼儿期的心灵教育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心灵教育”的概念。报告指出,儿童必须具有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的核心是丰富的人性,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等纤细的感受性;重视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热爱生命、尊重人权之心等基本的伦理观;同情他人之心和社会奉献精神;自立心、自制力和责任感;对他人共生和对异质事物的宽容。[4]
2003年中教审发表了《关于适合新时代的教育基本法和教育振兴基本计划的应有状态》的咨询报告,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其中第二个目标是“培养丰富的心灵和锻炼健壮的身体”。虽然关于“心灵教育”的实质没有变化,但对其目标及内容的阐述比以前更加具体和明了。
可见,通过“心灵教育”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高素质的幸福国民,是日本当代道德教育改革一以贯之的目标指向。
三、通过“心灵教育”充实心灵、
丰富人性的具体途径
由于日本以往学校教育的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和极端的管理教育方式,使教育者与学生相互不信任,也妨碍了学生丰富人性的形成,加重了儿童心理上的压抑感和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不快感。“当今,重要的是,一方面认真思考表现为教育荒废的种种病理现象及其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面向未来,恢复教育世界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创新精神,丰富人与人心灵的交往。”[5]日本通过“心灵教育”充实心灵、丰富人性的具体途径主要有:
(一)通过心灵教育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开设“心理相谈室”。在德育方法改革中,日本既重视加强道德体验,又注重开展教师与学生间的谈心活动,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的自我存在感,让学生感到学校是自己的“心之居所”。1999年日本政府投入数百亿日元巨资,在全国800所中学设置了“心灵教育教员”,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5000所学校设置“心灵教育室”,通过增加儿童体验机会、加强师生谈心活动等方式,着重在学生的理解方面下工夫,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
第二,编发《心灵教育指导》丛书。2002年,文部省斥资7亿日元编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