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博 追寻精神“故园”.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孟繁博 追寻精神“故园”

孟繁博 追寻精神“故园”   看他的字,每一个笔画,在那恰当的章法之后,隐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细细体味后,那份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结构精美,章法恰当,笔墨恰到好处。书法家孟繁博的作品如他本人,沉静稳重,风骨清雅,还透出一种超然世外的高古意趣。   孟繁博,字济生,男,1973年12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这些身份与此刻的孟繁博似乎无关。他安静的坐在不足20米的小工作室里,一堆临帖的纸样,一摞与古诗词相关的书籍七零八落的丢在大大的案桌上。除了字,除了书,还有两把小小的木制椅子用来留给客人做。这就是繁博在北京新生活的全部。   从沧州到北京,从妻儿到唯有书法,孟繁博只为寻找是他内心坚定了30余年的精神“故园”。   换上袍子,他就是出土的活古董   孟繁博生于文人世家,自幼天资聪颖,喜读书。自6岁起,便跟随祖父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古籍,学作古典诗词,临摹名家字帖。当时年幼孟繁博并不懂得写字对他来说意味什么,他只是遵循家族的传统。但出于意料的是,在6岁这个大多数男孩只知天天玩耍的年纪,小繁博却能每天都安安静静的习字一段时间,这让家人惊奇不已。   也许有些事情是命中注定。现在孟繁博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已然是除了书法,便很少有他物了。   长大后的繁博,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对书法有了深入的理解与体悟,进入痴迷的状态。孟家隔壁一位老邻居在寻思了好久后终于有一天拉住孟繁博妻子李东芳问她:“你家有个屋的灯是不是坏了?怎么晚上一直都不关呢?”李东芳听后笑了,“灯没坏,那是繁博学习呢。”邻居听后直摇头。把时间都花在读书和写字上会有多大的出息呢,为了那么一个“书法家”虚名值得吗?   东芳却不这么想。她一个人苦心经营着一个传统工艺小厂,回家还要悉心照料繁博的起居。“在别人看来,他就是一个怪人,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读书和写字上,但我觉得我家因有个爱学习的孟先生而与众不同。”家人的理解给了繁博最大的支持,他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入书法。痴态常被友人取笑,他不辨方向,出门后经常找不到回家的路;他用手机十几年,至今只知道打电话的功能;如果想给他发电子邮件,更麻烦了,因为繁博根本不知道电脑怎么开关机。   有时繁博也想帮帮妻子的忙,可他面对来客的询问,什么都回答不上。有一次还被客人认为大脑有问题。   “孟先生啊,如果换上袍子,你就是一个出土的活古董。”一位客人望着孟繁博无可奈何的摇头。      十年磨砺,剑方出鞘   勤耕不缀是练好书法的必备要求,孟繁博一直牢记在心。他从6岁坚持每日练字一直到25岁,作品造诣在当地渐渐有了些名声,被誉为“献县当代书法十大名家”之一。   自此,孟繁博更明确了他在书法道路上的方向,走出献县成为他新的目标。25岁时,他渴望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本来以为胜券在握的事情,却最终因为一点差距而失之交臂。这对将书法视为毕生之追求的孟繁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磨砺是一个艺术家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这次落选带给孟繁博的打击我们难以想象,但顽强的性格,特别是对书法的痴迷让孟繁博很快重新打起了精神,他要求自己:不管在书法的道路上遇到怎样的困难,都不轻言放弃。   从25岁到35岁,整整十年间,孟繁博用生命练字。他一方面“认真学习书帖,反复临摹”,苦练基本功。每日凌晨5点起床,散步、写字、吃饭、读书、睡觉,五件事就是繁博生活的全部。同时,他意识到他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应该从笔法和内容上进一步增强丰富性。于是,孟繁博走出献县,拜访名师,先后得到朱惠民、郑明甫、范硕、张之等先生的指点,其中朱先生、郑先生的教导让繁博记忆格外深刻:要刻意学习和自己平时截然不同的字体,可能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按照恩师的指点,孟繁博在原来擅长的楷书基础上,进一步研习行书、草书等,深入研究多家书体的结构、章法,以及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圆、藏露等。有道是“精耕自有丰收时,时光不负苦心人。”孟繁博的书法造诣提升飞快,最终形成了将欧体、魏碑、赵体三种书体自然合一的风格。   “功夫自在字外”,书法大师无不深谙此理。没有传统文化的浸润是不可能写出内涵深远的好字。孟繁博对于传统文化也早有研究,他尤喜宋词。李煜、李清照的词他总是随口吟诵。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独自习字,想起周边人的不理解,妻子的辛劳,不免惆怅,从“辗转难成眠,相思夜阑珊。思君偷落泪,不敢对人言。”及“昨夜三更雨,今晨一段寒。玉楼人知否,只影莫凭栏。”两首诗句中可窥一斑。厚厚的一本手写诗集摆在眼前,是孟繁博十年内心情感宣泄的集合。   这样的情绪萦绕在繁博心头,他又化成笔墨见于宣纸之上。字便不单纯的是字,而是他心曲的自然流露,看他的字,每一个笔画,在那恰当的章法之后,隐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细细体味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