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岸诗歌是灵魂声音.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屠岸诗歌是灵魂声音

屠岸诗歌是灵魂声音   屠岸   原名蒋壁厚,1923年11月23日生。江苏省常州市人。文学翻译家、作家、诗人。出版著作有《萱荫阁诗抄》《哑歌人的自白??屠岸诗选》等,译著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斯蒂文森儿童诗集《一个孩子的诗国》《英美著名儿童诗一百首》等。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副主任、主任,总编辑。1984年任中国出版代表团副团长率团访问英国。1992年获国务院授予的专家特殊津贴。2001年《济慈诗选》译本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诗人屠岸的家在一个绿树成荫的小区里,穿过树叶缝隙的阳光在楼与楼之间的小道上舞蹈着,时而跃上道旁静立的传统文化主题浮雕。   书房中,89岁的老先生与我对坐而谈。或许是他温和的笑容消融了岁月的痕迹,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皱纹,多的是回忆年轻岁月时的顽皮、探讨诗歌问题时的认真、兴之所至朗诵起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时的优雅。      窗前的剪影   屠岸的名字一直与诗歌联系在一起,他也自称是“诗爱者、诗作者、诗译者”。在很多人眼里,诗歌是没有烟火气的、飘在生活上空的东西。然而,当诗人屠岸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诗歌就是他日常生活的伴随,并不高深莫测,也并没有显露出与他一生的志向会有什么关联。   1923年屠岸出生在江苏常州一个书香门第里。由于家学渊源,他的母亲对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都很精通,尤其爱好诗词。“我的母亲会吟诗,在她做家务的时候会随口吟诵一些诗篇,我就有一句没一句地听,也不是很在意。”屠岸说。曾经有一次屠岸生病在床,母亲守候在他身边,一面做针线活一面低声吟诵。吟诵的调子绵远悠长,《长恨歌》《琵琶行》等等,他听母亲吟诵了几遍之后不知不觉就全都记了下来。伴随着吟诵调,母亲在窗前的剪影成为他心中一幅永远的诗意画。   在屠岸读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他的母亲开始教他读诗、读古文,他非常喜欢诗词中的意蕴,尤其对诗歌的音乐感很有感觉。有时觉得不吟诵似乎无法进入诗歌的意境。1937年,时局动荡,“八一三”淞沪抗战后,眼看战火就要波及家乡,屠岸一家遂沿着长江往湖北等地逃难,少年的他经历了人生背井离乡的苦难,船过深秋的长江,感慨之余写了自己的第一首诗《客愁》:   落叶满沙坡,长空铁鸟过;天边雁影断,江上客愁多。   秋老悲红树,乡心感棹歌;??迷雾漫,桅影撼深波。   这首诗虽然是处女作,但却不像一个少年的手笔,感觉非常成熟。回首看去,屠岸笑了笑:“那时候随便写的,学大人腔而已。母亲倒也没有批评我,还帮我修改。”当时读古诗比较多,尝试写作自然也是从古诗入手。后来屠岸又接触了新诗、外国诗歌,他对诗歌的感悟更多了。1943年,屠岸迎来了他第一次的诗歌创作大爆发。      曾经有个诗呆子   19岁那年,屠岸到哥哥的同学沈大哥家度暑假,江苏吕城农村的自然风物和人事见闻让他诗情勃发。屠岸认为那是他一生中最沉迷于写诗的苦乐的一个时期。他白天在田间、地头、河边观察、领会,与农民交谈,体验他们的情愫,咀嚼自己的感受,晚上就在豆油灯光下,麻布帐里,构思、默诵、书写、涂改,流着泪誊抄。有时通宵达旦。“那时几乎进入了痴迷状态,后来写诗也很投入,但没那样痴迷。”   当时屠岸在乡间听一个老人讲自己的独生子15岁参加新四军,后来被日本侵略军抓住,杀死了。屠岸直听得心如刀刺,写了一首《打谷场上》反映这个事情。当地乡间有一个祭祀天和地的小庙宇叫天地坛,一天夜里,屠岸着手写《天地坛》的诗歌,他一边写着,一边时不时朗诵几句,在文中他想象日本人要来放一把火把这个庙烧了,此时他完全沉浸在诗歌里,忍不住大声朗诵:“天地坛起火了……” 惊醒了睡在隔壁的沈大哥。沈大哥以为那里真的着火了,没来得及穿衣服就赶来询问。等弄清事实,他止不住苦笑,怎么家里住进了这样一个诗呆子,从此便把屠岸叫做“诗呆子”。   在乡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屠岸写了六十几首抒情、写景的新诗。可惜的是,那些诗一多半在“文革”时失掉了,留下的收在《夜灯红处课儿诗》里,作为一辑,有二三十首。屠岸对那段时期的诗歌非常怀念,他感到虽然自己当年水平不高,也没有什么修辞之类的研究,但是那种青春年少的笔触和韵味,“后来再也写不出来了”。而之后屠岸也再没有去过吕城,他至今仍然惦念着那里的山水草木。天地坛如果还在,不知是否还记得曾经有个年少的诗呆子把它写入了自己的诗作。      年少译诗忙   很多诗评家和读者认为屠岸作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近百首诗作没有概念化,没有拼凑痕迹,犹如一幅清淡、自然的水彩画,既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又有着外国诗歌的浸染,节奏鲜明,音韵有致,隽永耐读。除了是一位诗歌作者,屠岸还是一个诗译者。介绍屠岸的文字往往用这样的语句开头:屠岸,原名蒋璧厚,著名诗人,翻译家,中国第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歌的学者。   他对外国诗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