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晓丽白各庄村司法“管家”
崔晓丽白各庄村司法“管家”
“光阴似箭,翻看我在顺义区马坡镇白各庄村担任‘村官’的日子,已经有厚厚的700余页了。”这是崔晓丽在自己的2008年度工作总结开篇写下的一句话。语言简单朴素,却透着这个不善言辞的大学生“村官”对当地百姓沉甸甸的深情和对基层工作的思考。
走近
2006年初春,忙着找工作的崔晓丽突然间看到报纸上刊登的北京大学生“村官”选聘启事。大学生“村官”这个新鲜事物闯进她的视野。
当时,崔晓丽的辅导员老师并没有过多地对他们进行动员,“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崔晓丽说。的确如此,大学生“村官”工作真正进行系统、有组织的选聘始于2005年,当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2006年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委下发通知,联合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此后,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
由于尚不了解,很多同学都持观望态度。崔晓丽却动了心思,生长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村家庭的她,对农村有着自然的亲近和熟悉。加上当时就业形势业已严峻,崔晓丽觉得,到基层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她萌发了报名的念头。
大学生毕业的就业选择,不论如何都算一件大事。有了这个想法以后,崔晓丽很认真地和好朋友、宿舍同学、自己的家人进行商量讨论。“其实父母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城市里。”她笑着说,家里三个孩子,她是老二,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当时还在上高中,父母希望她能够成为弟弟的榜样。不过,权衡利弊之后,崔晓丽最终选择了参加北京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而一向尊重她选择的父母也开明地同意了。同系和她一起成为大学生“村官”的,还有五六个人。
2006年7月4日,刚刚拿到毕业证书的崔晓丽正式被选聘为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按照对口选聘的要求,崔晓丽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大学生“村官”全部进入北京顺义区各乡镇担任村支书助理。她被任命为顺义区马坡镇白各庄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在农村生活了将近20年的崔晓丽,第一次以另一种身份走进农村。
马坡镇白各庄村位于顺义区城北3公里处,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2004年秋天,胡锦涛总书记还曾经来到这里视察。相比于自己家乡的农村,这里在崔晓丽看来有点像城市。齐全的公共设施、宽敞的马路和整洁的村容,都让崔晓丽看到了差距。对比自己家乡偏僻的牧区农村,白各庄村这个富庶得像城市的农村还是让崔晓丽在亲切之余略感忐忑,很多城市同学则为怎么样尽快熟悉农村生活而犯愁。
其实,这也是大学生“村官”所在区县政府相关部门考虑的问题。顺义区经过深思熟虑,特意提出“引得来,下得去,干得好,流得动”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岗前培训。这是崔晓丽们到达顺义区后上的第一课,为期一周的培训,让他们了解了区情、民情,经济水平等基本情况,也对农村生活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我们的培训很仔细的”,崔晓丽对当时的情景记得很清楚,培训课由区、镇各部门领导和礼仪老师来讲,比如讲农村话,懂农村礼,学会与农民沟通,要学习用农民的语言,在沟通中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把政策、科学知识转化为农民易于理解的语言传输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人乡随俗,学习见面寒暄、穿衣着装、用餐等农村礼节,要会适应环境……
顺义区人事局副局长郭有斌的一句话更是让崔晓丽深深铭记:“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创造性地做,创造性的事情经常做。”崔晓丽觉得,在学做大学生“村官”之前,她在顺义区首先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事的准则。这样的环境,也让她对在顺义区将要度过的三年充满了信心。
融入
与很多大学生“村官”不同,崔晓丽并没有太多的“宏伟理想”,“其实,我并没有特别多的设想。”也许因为对农村的了解,崔晓丽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看待得相对理性和平和,她并没有希望以一己之力就能够让自己服务的村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是抱着脚踏实地干工作的想法踏上了白各庄村的土地。
崔晓丽是白各庄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村官”。“遭遇好奇”是她在村里受到的第一个“礼遇”,刚开始的时候,不等崔晓丽到村里主动交流,很多老百姓会自己跑到村委会门口,看看新来的“村官”长什么样。但是,他们更多是远远地打量。第一批“吃螃蟹”的大学生,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受到欢迎,村委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们接进门来,村民更是对他们将信将疑,不知道这些“书生”能有什么“道道”。回首三年前,虽然已经把培训内容牢记在心,但是真正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得到百姓的认可,在崔晓丽看来,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村务工作比较琐碎,分工也不精细。上任之后的一段时间,崔晓丽并没有具体工作,接电话、打字几乎就是日常状态,“一个大学生,每天就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