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萧乾“国际通讯”特色.docVIP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萧乾“国际通讯”特色.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萧乾“国际通讯”特色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萧乾“国际通讯”特色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高度重视国际通讯报道。该报在欧美和南洋等地分别派驻了萧乾、马廷栋、黎秀石、杨刚、朱启平、严仁颖、张鸿增、郭史翼、吕德润等一批优秀的记者,采写在当地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尤其是萧乾的英国通讯,在当时颇受读者欢迎,值得我们注意和研究。    一、萧乾与《大公报》(桂林版)    萧乾(1910-1999)出生于北京一个汉化了的蒙古族贫民家庭,早年曾就读于教会办的崇实中学,后进入辅仁大学英文系及燕京大学新闻系求学。20世纪30年代,先后主编了《中国简报》的“文艺”版面、新记《大公报》副刊“小公园”、“文艺”等,同时采写了《平绥道上》等通讯作品,展现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此后他还采访过鲁西、苏北遍及几十县的大水灾,写出了《鲁西流民图》、《大明湖畔啼哭声》等一批反映民生疾苦的通讯、特写名篇。    30年代末,萧乾到英国讲学,兼任新记《大公报》驻英记者。二战期间,萧乾在欧洲经历了战争的全过程;二战结束后,他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波茨坦公约会议和纽伦堡战犯审判等重大历史事件,写出大量题材重大、鲜活生动的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如《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三日记》、《银风筝下的伦敦》等。他的作品及时向国人传递了重要信息,鼓舞了抗战斗志,同时又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英文刊物《人民中国》副主编,《译文》杂志编委会编辑部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等。1989年被国务院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一直以来萧乾对“特写”这一新闻品种的特质以及表现方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萧乾认为特写实际上就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在回忆文章中,他提及年轻时曾对人生进行规划:通过记者生涯,广泛地体验人生,以达到从事文学创作的最终鹄的;并且认为他的预期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看出,萧乾有意识地在新闻写作中引入了一些文学笔法,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特写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充满着强烈的爱国激情,语言朴素清新,是??闻的准确性与凝练的文字韵致情境的完美结合。他把作家的创作才华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全部糅进新闻特写的写作中,产生出极强的表现力。    在英期间,萧乾为《大公报》(桂林版)写的英国通讯有《战时英国的舆论》(1941.3.18―19)、《空袭下的英国家畜》(1941.3.23)、《战时的英国宗教》(1941.3.24―26)、《战时英国的言论》(1941.3.27)、《中央社伦敦分社记》(1941.4.5―7)、《进攻的故事》(1941.4.8―11)、《一九四零年欧洲稗史大观》(1941.4.12―16)、《民治国家特色之一》(1941.4.27)、《战时英国的物质供给》(1941.4.30―5.1)、《疏散与失学》(1941.5.21)等等。    二、萧乾国际通讯的主要特色    萧乾在英期间所采写的通讯特写都是在实地采访获取的第一手材料基础上创作完成的,并善于选取富有典型性的场景、画面,反映社会人生,反映时代生活。他较多地运用朴素的白描手法,把自然界景物、人物感情以及重大的历史事件,活脱脱地呈现给读者。他写的英国通讯,不仅细腻地表现了战时英国社会的面貌,也反映了英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沉着、机智和幽默的民族精神。这些文字无一不显示出萧乾作为新闻记者的卓越才华。他描写战时欧洲的特写被誉为是欧洲发展史重要的见证。他的构思奇特,角度别致,剪裁精巧,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腻入微,把握人物的神态表情栩栩如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内容广泛,以小见大,关注小人物的命运    萧乾的英国通讯,几乎涵盖了战争下英国的方方面面,只要是与战争有关的人和事,如英雄、平民、妇女、家畜、交通、宗教、言论、教育等等都写进了他的英国通讯。    例如在《进攻的故事》里,他写道:    “6月28日起,人们同古老的英国教堂钟声告了别。下一次再听到它可就是不祥的了。钟声变成飞人降落的信号,就像古时的渔村防备海盗那样。这还不够。全英所有的路标和指示牌都拆除了。对于汽车旅行家稀少、公路不多的中国,这不算回事。但在英国,那么一来,多少上曼彻斯特的也许到了利物浦,上利物浦的,去了布里斯托尔。都说德国人办事彻底,英国人的仔细真使人叹服。乡村有些茶馆是冠以地名的,如‘温得米尔茶馆’。前面四个字,即须涂黑。若印成中文,即成为‘□□□□茶馆’。甚至伦敦重要街牌也都拆除。以为谁也说不准飞人在哪儿降临,也许在大上海,也许在菜园子里。”①    萧乾抓住了“路标和指示牌”来展现出英国人为抗击侵略者所做的努力。    在这些通讯中,萧乾还注意选取小人物的视角,关注小人物的悲喜哀乐来展现战争。例如在《进攻的故事》里,他写到一个曾侨居曼彻斯特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