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口语化趋向.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标题口语化趋向

新闻标题口语化趋向   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沟通受众、刺激受众感官、调动受众的注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的日益改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面对蜂拥而来的信息,人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取舍,只能是快速浏览。只有简明而又醒目、能够让人一眼就心生震撼或共鸣的东西才能抓住受众。改革开放,使国人对单一、刻板、枯燥的教条式新闻有了说“不”的权力。口语化新闻标题是适应轻松、活泼、平易近人的新闻,有很强的亲和力。   新闻标题的口语化,并不是指群众口头语言的自然形态,而是编辑、记者对群众的原生态的口语加以提炼后形成的标题语言,它虽然少了些庄重、典雅,却多了通俗形象和生动有趣。      口语化标题的传播优势      一是易被理解。读者的文化水平不一样,理解力也不一样。以口语作新闻标题,比???面语作标题更易让读者理解。   (1)出来带两只手回去盖一座楼(引)   无为保姆真有为(主)   (《光明日报》2001年1月18日)   (2)甲A又打起来了   (《羊城晚报》2001年3月11日)   例(1)以“两只手”和“一座楼”直观地展示安徽无为县外出打工的保姆,出来时与回去时的贫富对比,很容易理解。例(2)妙的是一个“打”字。打,既是2001足球赛季“开打”,又暗指绿茵场上的风波。2000年的足球联赛,几乎是在“打”中落幕的,一会儿球迷闹事,一会儿球员厮打,一会儿追殴裁判。新的赛季开始,“又打起来了”,是讽刺,也是警示。   二是亲切通俗。轻松、俏皮中甚至包含着一丝调侃,迎合了读者求闲、求新、求轻的心态;仿佛出自每个人之口,诠释着并不一定就简单的人与事。即使是严肃的政治题材新闻,也易使作品显得亲切;一些较严肃的新闻,用口语化标题统领全文后也会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3)今天凌晨,澳门回家   (《羊城晚报》1999年12月20日)   (4)我与小鹿有个约会   (《北京晚报》2001年4月11日)   (5)药丸子苦了咱百姓   (《中国改革报》2000年5月23日)   例(3)用简洁亲切的话语,表示中国对澳门行使主权。例(4)报道北京一女孩每天带着食品,上山去喂一只孤独的小鹿,并配有题图。“约会”一词中,平添了许多温馨和爱意。例(5)大俗大雅,让人叫绝。“苦”字双关,不仅表现药苦,更在于抓住了有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饱含对老百姓的关切之情。   三是对话交流。新闻传播活动是一个传者通过媒体与受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传者如采用来自受者的口语化写作文本更易与受者交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新闻学在探讨新闻规律时是缺少“受众”这一概念的。新闻从业人员采集新闻,加工、制作新闻,然后将其传播出去。“受众”存在的意义仅表现在他们将无条件地接受信息。随着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发行量、收听率和收视率已成为新闻媒体的生命线。“受者中心论”呼声日高。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闻标题口语化表现出传者主动与受者进行对话的姿态。   (6)老挝不老,万象更新   (《中国青年报》1998年12月18日)   例(6)“老挝不老”,让人感悟出老挝像一个老人历经沧桑,却没有衰老迹象的意味;“万象更新”,除了字面上“首都面貌万象更新”的意思外,还隐含着“万象更新”成语的含义。   四是后续传播。读者在选择性地读完报纸后,将所记忆的消息编译成具有自己特征的语言告诉周围人,听众又将记下的信息编译成自己的语言告诉另外的人。在这样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口语能力是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报纸事先将新闻主题作口语化处理,便可相对消除后续传播者编译水平低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7)酱油出事了!   (《北京青年报》2001年3月23日)   例(7)可能就是编辑对于文章的第一感悟。毫无疑问,这个标题很“跳”,颇有石破天惊的味道,且非常利于二次传播。   口语化标题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已经不限于娱乐性、服务性新闻,开始应用于政治、时事、经济新闻之中。   (8)普京兴高采烈宣布:逮着拉杜耶夫啦!   (《天津日报》2000年3月14日)   (9)国际品牌“排排坐”   (《新民晚报》2002年3月24日)   例(8)标题素得已成大白话,然而此时白话胜文雅。因为旷日持久、代价重大且还在进行的战争,使人们顾不得选择高深词语来表达对这一胜利的欢欣之情。例(9)将“排排坐”这一口语化甚至儿歌化的语言放到相对枯燥严肃的经济新闻中,立马显得轻松活泼。   正是由于口语化标题具有这些优势,不仅晚报、都市报、娱乐报青睐口语化标题,机关报、专业报甚至书卷气息很浓的《光明日报》、《文汇报》等也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口语化标题。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